生活连线


老手艺·新价值:大漆——穿越时空的漆彩魅力

时间:2017-05-10 20:00:05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而漆艺,更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胶着融会,不但在中国的音乐、建筑、文学、宗教、绘画等领域留下了文明的记忆,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大红、大黑的髹饰,引领中国审美趋向数千年,绵亘至今。深植于远古历史文脉的大漆文化,值得今人温习、承续。今天呢,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热衷漆艺的90后小伙,彭聪。

记者第一次来到彭聪的工作室时,他正在为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制作一块大漆的牌匾。

髹木手作 彭聪:它的最后一步工序叫推光,也就是抛光的一个过程,本来是要用油和瓦灰,现在我用面粉来进行推光,然后光泽度就出来了,从这样亚光的到亮的黑色。记者:我看你全程都在用手做的,不能用别的东西代替吗?髹木手作 彭聪:对 它就是要用手的摩擦,然后达到一定温度之后,让漆把油吃进去。皮肤是相当于7000到8000目的沙质,然后抛出来之后,就会很细致

中国古代漆器的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漆的最初意义在于器用,而完成一件大漆工艺品,通常需要经过124道全手工工序。正因为大漆的制作过程非常费工、费时、费料,所以当时乃至后来很久,漆器都是富裕人家的物件。我国漆器工艺在商周直至明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明代《髹饰录》记载的漆工艺表现技法就达497种。

髹木手作 彭聪:这种自然的东西它是一种内敛的美,就很符合我们中国人审美的哲学,感觉它很亮,它的光泽是内蕴的,不是浮光,是由内而外的一种美。

彭聪的工作室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髹木手作,地方不大,但看得出被他用心装饰过。两张自制的木桌,用树枝做的灯架,吊灯的外壳用自己染色的棉布包裹着,墙边的木架子上放着漆器,看上去满是温暖的气息。

髹木手作 彭聪:髹就是特指的是用大漆修饰器物,所以我当时取这个名字髹木手作,我们这边又做大漆,又做木头,然后就取髹木,也有髹漆与木这个意思。

彭聪大学学的专业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之所以会和手工艺结缘,还得从他大三时的一段经历说起。出于好奇心,他和舍友一起报名参加了一个射箭培训班。

髹木手作 彭聪:日本把它叫做立禅,是站立的禅修,禅修讲究的是内心的一种宁静,它是一个见微知著的运动,你内心稍微有一点点小波澜,都可以从你的箭上面反映出来。本身我也是一个很浮躁的人,一个正常的浮躁青年,但是接触了射箭后,就会有所谓的入定那种状态,心神合一。你最完美的一种状态,就是你的精气神和你的箭就一起走了,这一箭,你甚至不用看,它一定就在黄心上。

学习射箭的过程不仅练就了彭聪的定力,更让他着迷的是,古代弓箭巧妙的设计。我国第一部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注明:干材以柘木为上,次有檍木、柞树等,竹为下。也就是说,干材的性能,对弓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这些材质坚实无比的木头,任凭推拉也不会轻易折断,发箭射程和杀伤力才会达到最佳效果。

髹木手作 彭聪:在古时候,我们先人的制作水平就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而且弓箭的取材都要根据解决,夏天才能去取木材,冬天才能去取牛角,从这就可以看出来是很有讲究的一门记忆。

正是出于对老手艺的敬畏之情和好奇之心,大学毕业季,彭聪到江西庐山参加了近三个月的手工艺培训,他选的是漆艺班,第一次近距离体会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让他充满了兴奋,但接下来的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

髹木手作 彭聪:过敏,当时没办法做漆,我就跑到木雕班去做木头,然后能做漆的时候,我就又再跑过去,然后再过敏,来来回回基本上两个多月。。因为它过敏的话,人会肿,我基本上就是肿着的一种状态。然后每天就只能吃白馒头,鸡蛋什么的都不能吃,吃的可清淡了。周围人啊,老师都劝我说,你不要学了,你换个专业吧,去学木头吧,但是我比较倔,就坚持着要学。

因为热爱,彭聪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制作时的过敏反应虽然还有,但已经没当初那么严重了。彭聪说,成语“如胶似漆”中的“漆”,就是指的漆艺,将生漆和面粉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就做成了天然的粘合剂。

髹木手作 彭聪:有一句老话叫百里千刀一斤漆,漆农割漆树,本身割到的量就很少,每棵树上,他只能割下来一点点。就是走了一百里割了一千刀,才只有一斤漆,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漆的造价很高中国传统漆艺门类众多,金缮是其中一种。传统的金缮技艺,首先要将器物碎片用天然大漆黏合,后在表面敷以金粉或者金箔。与其他同门相比,金缮技艺最有趣的一点是,它能改变器物的色泽,使其在破碎之后更添特别的肌理与生机。

髹木手作 彭聪:这个生漆面调好之后,我们就把它抹在这个缝上面,然后干了之后强度很高,这个东西就经久耐用。其实金缮就是一种。就是你原来的瑕疵,反而还变成了你的美的一种感觉。

金缮修复不仅是对破碎物品表面的复原,也是一次艺术的再创作,有时更是一种对情感的修复。任何一件破碎的瓷器到彭聪的手里,都能化腐朽为神奇,这就是传统漆艺的神奇所在。

髹木手作 彭聪:你像这一块,它全缺了。需要重新再给它塑一个胎出来,然后在这新塑的胎上面,我们可以做各式各样的花纹,做花纹,肌理或者具体图案,都可以。 在开工作室之前,彭聪也曾去过北京、广州等地,尽管那里工作机会相对较多,但是在大城市兜兜转转之后,他还是选择回到了常州。

髹木手作 彭聪:有一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能在身边待着也挺好,然后想着常州的环境也挺好的,其实也是故乡了,不过一开始回来的时候,两年前,环境还没有这么好,然后你做的东西无人问津,大家也不理解你这种。

做工时,手掌磨出的老茧;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的腰酸背痛,这些对于彭聪来说,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但是,这些器物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而不经意间,周遭的环境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髹木手作 彭聪:大家对社会的认同度在提高,对文化的需求度也在提高,别的不说,它起码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我们需要有更有内涵的东西来充实我们的业余生活,而不只是抱着手机,人和人之间通过这种电子设备的联系,只会让我们更加的疏远,大家能够静下来坐上一下午,哪怕不说话,只是静静做着自己的事情,也是一种享受。彭聪说,在手艺人的行列中,他还只算得上是个小学徒。现在他要做的,是先打好基础,用信念和积累去实现专业,再去寻找手工技艺的突破与创新,通过一件件饱含匠心与温度的手作品,来传递点滴暖意。

有位漆艺大师曾这么说过,大漆是有生命感的,刚完成的作品如同婴儿,在岁月中不断成长,而每一层的漆也都有不同的“醒”的状态,开了,是大漆存蓄时光造就的温润美感。也正是这一特性,使得漆器作品历久弥新,始终焕发出永不衰变的艺术魅力,把悠久辉煌的中华文明记载下来、传承下去。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