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史伟烈:幸福运村的领路人

时间:2017-04-01 20:21:29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一句在民间广为传唱的话语,反映了百姓对于官员最基本的期望和要求。作为最基层的父母官,原前黄镇运村村党委书记史伟烈也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地百姓谋福利,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称赞,来看记者陈杰的报道。

记者见到史伟烈时,他正在运村村委的会议室和村委领导班子协商处理村务事宜,虽然2015年11月,他已经从村党委书记的位置上卸任下来,但是村里遇到什么困难,大伙总是想到请老书记出面出出主意,给点建议。

前黄镇运村村党委书记 张少一:比如说我们村里遇到点人脉上的问题,通过史书记的协调,各方面都能够得到顺利解决。

史伟烈:现在虽然我书记已经退下来了,咱们回家有的时候看看,听到老百姓表扬的声音,我自己感觉很欣慰,也感觉到确实是咱们做基层干部应该做的一些工作。

1974年,高中毕业后,史伟烈回乡务农,先后担任运村大队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扎根农村,在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村民们的信任。1990年,当地的乡办企业运村农机厂濒临倒闭,史伟烈主动站了起来,接过了这个烂摊子。

史伟烈:一是要把这个企业救活,第二个实际上也是为地方做一些贡献,因为当时这个企业是集体的。

史伟烈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扭转了农机厂一无产品,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三无”局面,改制后的江苏二传机械有限公司现在年产值已超过五千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拉动全村经济发展,成为运村人的骄傲。2011年,上级党委动员史伟烈再次回到村里担任党委书记一职,全面提升全村百姓的生活质量。

史伟烈:因为好长时间没有接触这个农村工作了,所以刚开始镇党委动员我的时候,我思想也有一些波动,犹豫,是不是能够真正地挑起这副担子。

史伟烈考虑再三,决定再次出山担任村书记。他说,运村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也是他事业起航的地方,只要群众需要,只要组织需要,自己就有责任、有义务挑起这副担子。

史伟烈:习主席也讲过,老百姓的需要就是咱们要做的事情,我把主要的精力全部花在村里面了。

把公司的事务交给了副手,自己则一门心思扑在村里,当时刚接手时,运村村还是一个负债800万的困难局面,史伟烈凭借着自己在当地百姓中的威望和号召力,凭借着敢闯敢于改革的工作作风,凭借着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的工作思路,积极向上整合各项帮扶政策和扶持资金外,对内还坚持实行“开源节流”原则,有效合理开发利用村级资源,千方百计通过土地复垦等举措夯实集体家底,确保村集体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等到2015年卸任时,运村村早已蜕变为一个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百姓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前黄镇运村村党委书记 张少一:从经济上,我们原来负债800多万,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我们把整个债务还清,并且还做了1000多万的公益事业。精神领袖这样的,在整个运村人的心目中,确实应该是属于好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运村人,史伟烈对家乡这片土地、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主动承担起了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002年,在他的提议和带动下,运村中学“树人教育奖励基金”成立并发展起来。而在建造运村实验学校时,他也是第一个带头进行捐款。

史伟烈:树人教育,百年大计,第一次募捐的时候,我是带头捐了50万。……古代的时候也有这么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组织叫咱们做,老百姓信任咱们做,咱们在这个岗位上,就必须要把它做好,要为老百姓,切切实实为广大人民群众做点事情。

几十年来,史伟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和党赋予的光荣任务,先后获得市区多项表彰。不过在他看来,金杯银杯,都不如百姓的口碑来得重要。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