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中,父亲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父亲带着去探索世界。但到了今天,父亲的角色却似乎在家庭中缺位了,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事实情况真是如此吗?
市民:辛苦,挺辛苦的。
市民:我带的时间比较多。
市民:我老公工作比较忙,他出差,基本上,经常要出差的。
市民:我带的比较久一点,他现在晚上睡觉也要缠着我。
市民:我陪着他时间长一点,爸爸么,可能就是相对来说工作忙一点,然后就是相对来说,陪的少一点。
杨老师:第一个问题,在家里面妈妈陪你多的人举手(一半以上的小朋友举手)
第二个问题,在家里面爸爸陪你多的人举手(只有几只手举起来了)
学生:跟妈妈在一起时间长。
学生:爸爸出差的时间很多。
学生:爸爸平常都,每次都要加班,每次都加班。有的时候到凌晨四点回来。每次都是妈妈在家里陪我的。
学生:我妈妈本来就是很早回来,我爸爸不早回来,总是要到这么十几点。
连线记者张宁:你特别想跟爸爸在一起是不是?(女孩拼命点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超过一半儿以上的家庭都由母亲,主要负责孩子的子女教育工作。在不久前,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亲子教育调查现状》,调查显示:几乎没有时间与孩子单独相处和“不超过一小时”的爸爸占据了被调查者30%多的比例,一小时至两小时的爸爸占比32.5%,两小时及以上的爸爸占比为34.9%。
武进区机关幼儿园笑笑班老师 杨荔冰:我觉得这个可能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我们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男主外女主内,好像相夫教子,是中国对女子的一种定义。好像男人就更多的是赚钱养家,所以这样的一个观念呢,其实在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人,所以我想才会产生这样一个现象。
前几年,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其中一组中国父教缺失的数据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四国比较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高中生觉得父母关心自己最多:中国94.0%,美国93.9%,韩国91.7%,日本88.4%,但中国高中生却与父母聊天最少:中国54.8%,韩国70.1%,美国73.8%,日本82.0%。中国高中生觉得烦恼无处可诉的比例最高,高达21.0%(日本19.4%,韩国17.2%,美国8.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问四国的高中生:你如果有心事和烦恼找谁诉说呢?美日韩三国的高中生都把父亲和母亲放在前五位,而中国高中生只把母亲放在前五位,父亲前五位榜上无名,排在网友之后。显然,中国普遍存在父教缺失有什么危害吗?
市民:可能会恋母吧,然后就是没有那种男子汉的气概。
市民:养的太娇气了,太秀气了,像女孩子一样也不好。还是要爸爸多陪一点,但是现在好多爸爸,感觉孩子像跟他没关系。
市民:我们家就是对爸爸不是很依赖,是有欠缺。我们家小孩,就是我们家儿子,性格像女孩子一样的。长得也像女孩子。
武进区机关幼儿园笑笑班老师 杨荔冰:过分依赖于母亲的这一部分孩子,大多数在性格上表现的会比较软弱,尤其是遇到困难或者是挫折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再者呢,在一些创新能力啊,还有冒险精神这一方面是比较缺失的……从我们班里现在的孩子啊,普遍的就是说有一些女孩子要比男孩子要强势一点,男孩子他的那种阳刚的,个性的气质缺失的比较多一点。
马先生是一家国企的职员,有个六岁的儿子。谈及对儿子的陪伴,马先生坦言自己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依旧会尽力抽出时间,来和妻子一起照顾儿子。
马先生: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生活起居上,还是要照料的多一点。可能在这个上面,妈妈照料的会多一点。妈妈跟他们亲近的关系,距离会小一点。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感觉,父亲跟他们可能会稍微远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个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自理能力强了之后,如果父亲能够在精神层面上给他们多的关怀、引导的话,我觉得这个情况应该会有改观的。
美国父亲角色研究的专家罗斯·派克教授研究发现,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如慈爱、宽容、合作等等;二是独立性,如勇敢、坚强、责任等等。两性的个性差异是相辅相成的,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最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密切合作的。
市民:像我们的话,他爸爸有时间的话,还是会多陪他一些的。
市民:我就会不停的跟他爸爸说,我说现在的小孩,都缺少父亲的陪伴,就会多跟他说,说了之后他会好一点,然后时间一长可能又那个了,我只能多说。
市民:我们还是尽量的,让他父亲就是说有时间的话,多带一点。周末的话,让他带出去多玩一下。
而孩子的心思是最简单纯粹的,他们所渴望也只是能多一些时间和爸爸在一起。那么,假如给你一天时间,和爸爸待在一起,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笑笑班学生:出去玩。
笑笑班学生:踢足球,一天去上班一天回来陪我玩。
笑笑班学生:上午去游乐场里玩,下午和他一起看电视。爸爸祝你每天都能早一点回来陪我玩。
笑笑班学生:跟爸爸一起玩平板,爸爸你可以天天陪我玩吗?
笑笑班学生:让爸爸听我的话,让他去哪里,一定要带着我。
武进区机关幼儿园笑笑班老师 杨荔冰:我在这里是大力的提倡我们的爸爸,一定要放下架子,一定要跟我们的孩子一起玩,同玩同乐。其实不需要您特别的去精心准备一些什么,其实您只要陪伴在孩子的身边,陪着他玩玩,写写,画画,这样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就是不需要你特别去准备,你在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其实你身上的一些特性,比如说坚强啊,勇气啊,大度啊。这样的一些特性就是说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你的孩子,
杨老师:希望爸爸多陪陪你的人举手?(全班举手,很多孩子举双手)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性别的社会化。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性别特征的行为。有人说:做个好父亲是男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做父亲给了男人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旦做了父亲,不管你过去有什么经历,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祝愿我们的爸爸们都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