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云总是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在大气科学领域,云可以驱动水循环和整个气候系统,在天气预报预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是世界气象日,“观云识天”是今年的主题,我们先来听听市民朋友对云有一个怎样的认识。
【同期声】市民:一浪浪的 黑的 白的 走的很长 很特别的
【同期声】市民:在小学的时候 有很多课文 它里面也有写到 像火烧云之类的 各种各样的形状都会有 大自然的奥秘
【同期声】市民: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因为我是做摄影的 对夕阳的云彩是很喜欢的 那种光线特别美
【同期声】连线记者 田雨婷:对普通市民来说,云有时是一种美好的意向,比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有时则不然,比如“黑云压城城欲摧”。不过,从科学角度来看,云,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的多。
【同期声】常州市气象学会秘书长 董芹:云实际上是大气中水汽和冰晶的结合体 云对我们天气影响还是比较大 云的形成对降雨 降雪 包括雾霾 其实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个云呢实际上是天气系统的一个代表 有云就说明天气在转换 所以云的形成对我们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事实上,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农民就懂得观云识天,比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羽毛一样的钩卷云,呈现丝缕状,云层薄而透明,预示着阴雨降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是在说卷积云,像鱼鳞一小朵一小朵排列在天空,这预示着有低气压北上,天空不太稳定,天气将转坏,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风。但如果是大块的鱼鳞,就是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今年世界气象组织将气象日的主题确立为“观云识天”,与往年的宏大主题和重大问题相比,今年的主题既接地气儿,又从微观细节入手,让大家认识云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同期声】常州市气象学会秘书长 董芹:今年我们针对世界气象日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有)征文活动 名字叫千姿百态的云 第二个是摄影活动叫我爱家乡的云 通过这些活动的展开 让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云”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可以蕴藏海量资源和数字化资料的无形空间。不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云永远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好的初见。今天,在第57个世界气象日,就让我们用云之名拥抱大自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