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中科院学者赴常调研等离子体育种技术

时间:2017-03-17 21:06:55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之前呢,我们栏目曾报道过武进草根发明家,79岁的邵汉良,他研发出的等离子体改良种子技术,引起了科学界人士的关注。近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特地赶赴邵汉良的种子试验田进行调研。来看记者陈杰的报道。

【同期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建刚:要么你就隔几行设一个对照,要么你就把对照放在中间,你和两边比。

【同期声】邵汉良:他是不收我们钱的,我不给他钱的,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方法种了

【同期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建刚:你做实验,你要跟他说的。

【同期声】邵汉良:对对对。

3月2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李建刚带领助手,来到了位于孟河镇的试验田,这里种植了3亩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小麦种子。科研人员随机在种子试验区和对照区采集了部分样本,准备带回南京进行科学实验。

【同期声】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建刚:不光是株高啊,还有茎的茁壮程度,都不一样,效果很明显,非常明显,这个等离子种子处理,可能会促进小麦的分蘖,同样的面积里面,有的比较密,这就是分蘖程度不一样,后期当然还要过来继续跟踪,收获的时候看看产量,如果产量要是能增产很多的话,这个技术就可以啦。

除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当天呢,还有日籍华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实验人员在场,他们对等离子体改良种子技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同期声】日籍华人 朱星:这个东西增产3%,5%,就是很大的贡献啦,这应该是开创性的发明吧,我从日本过来,我准备在日本也看看,找个机会能推广就去推广,做一些合作也好,学术交流也好,甚至是产品的合作开发,生产都可以的

【同期声】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员 王洁:因为粮食肯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命脉,我们黑龙江还是产粮大省,我在黑龙江省农科委,农科院都已经联系好了,就准备我们组团过去,就是把这些东西带过去给他们推广介绍一下。

参观完试验田,邵汉良又陪着大家来到了位于奔牛九里的常州市新北区稻麦新品展示基地,这里有市农委和邵汉良合作栽种的3亩经过等离子体处理的小麦,和对照区的麦苗相比,经过的处理的麦苗有了明显的区别,长势更好,植株更高,密度也有增长。

【同期声】邵汉良:他们农委的人经常过来观察,我听他们张工介绍,他们原本也没见过这么好的效果。我希望通过这一次,到最后的成果,得到市里的认同,能进一步展开这个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目前,邵汉良也在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准备进一步扩大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试验规模,以科学的态度去推广这项倾注自己毕生心血的发明专利。我们也祝他成功。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