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315特别报道:加价“潜规则” 几时能休?

时间:2017-03-15 20:08:38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明码标价,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基本的要求,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遇到所谓的加价“潜规则”,小到买手机,大到买房,买车,这种潜规则无处不在,今天的315特别报道,咱们就来聊聊这加价的事。

电话采访:市民 张先生:我想换个华为MATE9PRO的手机,但是现在很多手机店都要加价,而且还说加了价还要等。我后来加了300元买的,但是心里很不舒服,总觉得这300元不应该出。

张先生反映的手机加价问题,不少人也都遇到过,连线记者也对一些手机销售店进行了暗访,工作人员直言不讳,说热门机加价已经是业内不成文的规定,而华为MATE9PRO就是目前市场上加价最多的一款手机。

(非正常拍摄)某手机销售店工作人员1:要有也很贵 都加价的 因为外面没货呀 可以加1000元卖的

某手机销售店工作人员2:08:33加300元都不算贵了 之前吓死人 64G的官网价4699元,它要6700元的

某手机销售店工作人员3:如果加价的话 证明这个手机都是喜欢的 质量都是过关的

记者:加价有人买吗

某手机销售店工作人员3:有  加1000多元都有人买 保时捷限量版人家加10000元都买的。

除了华为,苹果、小米、魅族等品牌的热门机也都出现过加价现象,加价手段也逐渐成为提高知名度、提升销量的不二法门。据了解,2016年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1446款,手机出货量5.60亿部,超乎预期地增长8%。可很多性价比不错的手机,消费者却很难买到,主要还是因为现在手机厂商都在搞抢购营销,热门机型都会分批少量开放发售,造成抢购的乱象。

(非正常拍摄)某手机销售店工作人员2:新款手机要预定,我们能从厂方拿到多少,才能卖出多少。交预定款999元,第一批肯定不加价,后面肯定会加价的。

说到这加价,还不只存在于手机行业。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年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但与此同时,在国内多个产业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正在向汽车业蔓延,按理说,此时应该降价促销,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加价神车层出不穷。去年4月在国内上市的本田第十代思域,目前就需要加价购买。

(非正常拍摄)东风本田4S店 销售顾问:(大意:思域现在要加价多少购买。买的人蛮多的之类的 不加价等半年提车)

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其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两年前,连线记者就曾对上海大众4S店进行过暗访。(资料)

(非正常拍摄)上海大众4S店 销售顾问1:说难听点他是加价,但是他原车过来就是加了装潢在里面的,每个配置的话,加了两万块钱的装潢。

想要买到途观,消费者就必须多加2万元的装潢,当时呢,记者向发改局等部门进行了反映,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处理,从去年9月开始,途观就取消了加价营销的方式。

(非正常拍摄)某上海大众4S店 销售顾问2:(大意:以前途观都是要加价买的,现在新途观上市了,不要加价)

不管是手机行业,还是汽车行业,能加价的都是品质口碑较好,消费者认可度较高的产品,而厂家加价的理由都是“产能不足”,经销商“订单太多”,消费者要么加价买,要么就得无限期地等,这也是典型的“饥饿营销”方式,它的实施实际上建立在消费者求购心切、求新求快的心理上,短时间内可以提升产品的销售额,但最终却会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接下来呢,咱们再来看看楼市,2016年楼市迎来了大转机,上半年与下半年的均价相差了2000元一平米,在这种形势下,开发商也开始乘火打劫。去年9月,新市民段敏交了2万元预定了一套房子,没想到说好的事过几天就变卦了,开发商啊,直接喊出了加价。

(资料)段敏:这样那样的优惠算下来 总共53万 我付了2万的定金 之后还有51万 (开发商)说现在不行了 不能按照这个价格给你 每一平米得涨500块钱 我说那我定金都交了 他说那没办法 反正要么我就把这2万块钱退给你 要么你就按照涨价之后 涨500块钱来弄。

步步高广场售楼中心销售经理 路智威:开发商的意思就是因为他们提价 按开发商合同上面的解释是 她们交的2万块钱属于小定。

白纸黑字写着,居然还要加价,是什么让开发商有这样的底气?无疑是当前楼市的大环境,还有市场规则的漏洞。消费者除了无奈和愤怒,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主要还是因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各种加价都属于法律规定的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是一种变相涨价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是物价部门明令禁止的。

江苏铭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邵益刚:(大意:首先消费者有知情权,应该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卖方利用信息优势,在商品买卖过程中设置各种门槛,相当于霸王条款等)

“我加我的价,你买你的货,没人强迫你”,说得是理直气壮,但在这个"自愿"的面纱之下,又藏着多少违法的本质呢?一方面呢,我们希望职能部门能加强管控,而消费者呢,也要理性,尽量不要选择加价商品,不给这种非法行为推波助澜。大家一起努力,让加价“潜规则”销声匿迹。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