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收藏,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人爱好收集邮票,有人收集粮票,有人收集钞票,有人收集车票。在经开区戚墅堰街道花溪社区,有这么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叫张汉明,独爱收藏景点门票,30多年来,他收集的门票已经有七千多张,是个不折不扣的“门票达人”。今天的生活超视,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这个是西藏的桑耶寺,这个材质是塑料的,比较特别,而且他这个装帧比较高档,都是描金的,而且他这个花边都是描金的,所以拿在手上给人家一看就是庄重肃穆 。
配音:张汉明今年65岁,是戚机厂的一名退休职工,而说到他和门票的结缘,还得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说起。1975年,张汉明作为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进入戚机厂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经常要出差到全国各地的铁路单位学习,再加上自己本身爱好旅游,所以趁着这个机会,他经常会利用出差的空余时间去自费旅行。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因为我有一个条件,我是铁路职工的子女,我们戚机厂那个时候有(坐火车)免票。。。那个时候也没有想到会弄到这么多门票,那个时候喜欢那个皮夹子,日记本,回来后就往里面一放,时间长有的时候都弄丢了,其实那个时候,还不是真正的有心。 配音:这样下来,张汉明基本上每年都能跑数十个城市,每次参观完景区景点后,细心的他都不忘把门票收起来。30多年来,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张汉明的足迹可以说是遍布祖国各地。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这个都是我到过的地方,这个是泰山,这个是烈士陵园,这个是南开大学,到总理邓颖超的纪念馆 这是杭州西湖的,这是青岛崂山的。。。还有这个九曲十八弯,不上泰山非好汉,到了那一定要步行,但是你要有毅力,没有毅力是不行的,所以通过这种旅游,也是能锻炼人的意志,体力和体魄。
配音:现如今,张汉明家里总共收集了7000多张门票,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他自己去过的地方,也有他通过券友,互相调剂串换来的,还有一些是亲戚、朋友送给他的。在他看来,这些门票不只是游览名山大川的凭证,其实在每一张门票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信息,更是一个地方、景区文化的浓缩。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丹顶鹤的故乡我去了三次,那个地方有一首歌,有一个姑娘来到了这里,她就是齐齐哈尔的姑娘24岁,但是她为了寻找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跌倒那个沼泽里,不会游泳死掉了,如果我下次去的话,我一定要到她的坟头上献一束花,因为她是为人和自然的平衡作出牺牲的。。所以这个教育学生,教育友人,是非常好的,所以到了那后,我就要把这个门票收起来。
配音:而在这么多景点门票中,张汉明最宝贝的还是这套瞿秋白故居套票。2001年,他打听到一位门券收藏老师的珍藏品中有常州“三杰”之一的瞿秋白故居套票,存世量十分稀少,在交流品市场根本没有销售。经过千方百计的多次联系,两次登门拜访这位老者后,对方终于被张汉明的诚意感动,平价让出这套珍贵的门券。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瞿秋白这一套套票,你看多漂亮,它这个叫折版,就是四张连在一起的折版。。就是一本书,这16张的套票看下来,不是认识了瞿秋白吗?他当时革命的时候,也正当时30多岁的时候,他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民,为的是权,你看这句是经典的为大家辟一条光明路的,这也是我们后人需要向他学习的,所以我认为这一套票是常州出的最好的门票。 配音:在张汉明看来,收藏旅游景点门票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质量精。但是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为了整理好这些门票,张汉明看了很多有关收藏、人文、地理方面的书籍,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所有的整理工作都要自己慢慢摸索。他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将这些门票装帧成册,先后建立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省市级重点风景名胜、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国历代名人故居、中国帝王陵墓等30多本分类“门券书”。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收藏这个工作,我是这样一个概念。。他是收购员,你还要当研究员。。如果你不研究,东西到了你家里,就是一个仓库保管员,没有把它升华,没有把它提升成为一种文化艺术历史人文的载体,展现给社会,展现给人们。。。归类也是自己学识的升华,是对中国的人文历史典故的再学习。
配音:收藏门票这么多年,张汉明感触最深的就是如今的门票越来越贵,但也越来越缺失特色。他收藏的上世纪50年代的门票中,最便宜的一张只要几分钱,同一景点,如今的门票已逼近300元。不过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收藏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门票,因为那时的设计者肯在一张小小的门票上花心思,而现在的旅游景点,大多是把景区照片直接印在门票上,甚至用 PS过的图片,天特别蓝、水特别绿,看似漂亮之极,但审美价值却大不如前。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50年代的门票只有两三分,那个时候的门票是很有民族文化和我们历史人文的味道的,就是古朴、简洁。。现在导入商品经济这个概念以后,就把我们门票的收藏内涵相对来说贬低了。后面很多多是旅游公司的广告,没有以前精致了。 配音:尽管收集门票费时费力,但张汉明却乐在其中。他觉得,门票收藏是对历史和地理等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了解每张门票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让自己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在他心里,一直有个小目标,就是要办一次门票专题展,来寻觅更多志同道合的票友。
同期声:门票达人 张汉明 就是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准备搞一个贴板宣传展览,这个东西应该让小朋友,学生市民看看,能够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家乡,爱我们的文化,这是我收藏的归宿。 演播室:小小门票,大千世界。张汉明说,自己收藏的不仅仅是门票,而是一片片风景,更是一份份隽永的回忆,这也许就是门票收藏的魅力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