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文化类综艺节目“逆袭”走红

时间:2017-02-23 18:52:00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要说2月份什么节目最火?不是明星齐刷脸的各台春晚,也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大热影视剧,而是一档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继《中国诗词大会》走红之后,上周《朗读者》的播出,同样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2017年伊始,文化类节目就火爆荧屏。《见字如面》第一季播出过半,没有耀眼的舞台包装和激烈赛制,仅凭一封信、一个人就能让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慢时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久前落下帷幕,16岁上海女孩武亦姝折桂后,由诗词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仍在继续;而近期播出的《朗读者》,邀请不同身份的嘉宾,围绕每期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在被各大真人秀娱乐节目霸屏的今天,这类文化类节目的出现被网友盛赞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同期声:市民: 文化气息更重一点 真人秀比较娱乐
市民: 我当然会选文化类节目 (为什么) 我不喜欢真人秀 因为真人秀太搞笑 没什么意思       
市民: 真人秀太多 我们也不太感兴趣 对文化性质的节目会持肯定的态度 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大家都会认可的            
市民: 通过这些(文化)综艺节目 能够让大家更多了解一些中国的诗词 一种文化的传承吧            
市民: 这些文化节目 比较有内涵 比较有文化气韵 像一般的真人秀 我觉得略过浮夸
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节目就从未缺席过。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的《中国成语大会》,再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睛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节目也就适时而生。
同期声:省前中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 云传瑶: 增加了我们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熏陶 因为这样一类节目 是起到了一个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的作用 这一方面是其他电视节目所没有的 穿插一些 心灵鸡汤类的小语段 在看电视的过程中 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效果
 
传扬传统文化需创新
春节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把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建设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同期声: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衡孝庆: 党和政府一直在呼吁和号召 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发扬来说 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一种比较通俗的方式来进行包装 宣传 展示 或者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于优秀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当中 从目前的发展角度来说 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我们有理由为这样具有创新意义的文化节目点赞,中国文艺市场应该有更多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制造”。不过,衡孝庆也指出,这类节目的热播并不意味着文化节目就迎来了春天,一档好的节目若要长久发展下去,还是需要不断地创新与改进。
同期声: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衡孝庆: 一方面 它的新颖性是突破了以往的框架 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自己本民族的特色 (不过)从节目自身的深度上来说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 在相应的整体节目的制作 包装 宣传以及内容的整合上 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现场:连线记者 田雨婷: 其实不管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还是前段时间的《见字如面》,甚至更早期的《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剥开综艺喧嚣闹腾的外衣,唤起人们深藏心中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基因,以一场跨越时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文化类节目的市场接受度在不断变大,或许,对于这类节目的明天,我们可以期待的更多。
在今后,相信我们观众也愿意看到更多有营养和内涵的综艺节目,确实,在这个物质食品丰富的时代,我们也应主动去搭配自己喜爱的精神食粮。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