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五了,腊尽春回,人们渡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新的一年,都说“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习俗的来历。
快过年了,各大消费品市场里人头攒动,菜场上的豆腐也紧俏了起来。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有黄豆的自己做,没黄豆的就买些,反正家家户户备上点经济实惠的豆腐,成了腊月二十五的老规矩。
豆制品经营户:这两天豆腐销量增加了好多倍,还有很多人拿着黄豆直接上我们家来加工的
市民:这都是老法,老一辈传下来的,过年就要备点豆腐啥的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原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另外很多地方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
此外,豆腐谐音为“兜福”、“多福”,具有祝愿来年生活幸福、吉祥有余的美好愿望,所以老百姓都会在春节时在家中准备些豆腐,图一个好彩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