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常州,以覆盖到全市各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的“邻里守护”工程,给这个问题交出了一份有效的答案。而作为武进中心城区第一个试点开展“邻里守护”工作的花园社区,经过三个多月的摸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每天早晨, 78岁的花园新村居民王焕生总是第一个到社区阅览室的,打扫卫生,烧好开水,给前来聊天看报纸的老人们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湖塘花园新村 居民 王焕生(78岁) 我主要是有个地理位置,就住在这个14栋上,离开阅览室只有几户人家,比较近,做做这份工作也蛮舒心的,也蛮有乐趣的,在这整理整理,把时间也消磨掉了,老年人在这说说。 除此之外,每周一王焕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给同住在新村里的张老师送报纸。张伯骞老人今年83岁,退休前从事教育行业,平日里喜欢看报读书,每年他自己都会定一份《中国剪报》和《扬子晚报》,这样一来国内和省内的新闻都能有所了解,不过张老师总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湖塘花园新村 居民 张伯骞(83岁) 我是本地人,本地的情况都不了解怎么能行呢,我就想如果我再定一份报纸的话,经济上负担有点重。。。然后我跟他一商量,他就非常热心的每个星期天,老王就把(一个星期的)报纸送给我,虽然是旧的,但是我情况一样可以了解。 负责花园社区“邻里守护”推广工作的社区主任李曙霞说,让“小老人”帮助“老老人”的这种互助形式,就是邻里守护活动开展的方式之一。众所周知,花园新村是湖塘一带小有名气的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新小区,一转眼也成了老小区,住在里面的人,也从风华正茂到了暮年。
湖塘镇花园社区 党总支书记 李曙霞 我们花园社区是老年人住得比较多的社区。。怎么样才能把居家养老工作更好的开展下去,我觉得作为社区基层这一级,是在工作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去年常州市提倡邻里守护,这么一项工作以来,我觉得在居民中推荐邻里守护是推动居家养老的一个抓手。
花园新村的房子,和普通的老小区还有些不同,一栋就是一整排6、7户的平房。为了推进“邻里守护”工作,李曙霞首先就想到将居民区网格为单位,成立了若干个“邻里守护”小组,把身体好、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老干部、老党员、居民骨干吸收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湖塘镇花园社区 党总支书记 李曙霞 网格化管理就是以居民的居住区域,划分成几个网格。。。一个支部书记和若干个居民组长作为网格的负责人,平时网格里的卫生安全,或者是居民的自护,还有困难,小矛盾什么的处理和沟通,都是以网格为单位,这样一来,上下沟通就比较畅通,能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今年75岁的陆春海是一位有着50多年电工经验的“小老头”,也是花园社区邻里守护小组的志愿者之一,东家灯泡不亮了,西家小收音机不出声了,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工老陆”,老陆也是忙得乐在其中。
湖塘花园新村 居民 陆春海(75岁) 收获就是,跟在厂里工作是一样的,修好一样东西,心里很高兴的,做成功一样事情了。
其实,像这样细微的邻里守护,在花园社区每天都在上演。今年74岁的周兰春平时是一个人住,再加上她身体不好,经常要跑医院,往往一早出门,回到家就要中午了,而隔壁邻居田国方每每见到周阿姨饭点回来,都会直接端着热乎的饭菜送给她。
湖塘花园新村 居民 田国方 前天是饭,还有的时候是馄饨,都会送给她,她一个人在家,她的儿子女儿星期六星期天来,她么一个人只要弄一点点饭,我么也只要弄两个人饭,我说我只要多烧一点点,就够了
湖塘花园新村 居民 周兰春(74岁) 经常我去医院回来,他总归端着锅子让我盛饭。。还有谢书记的夫人,她也经常烧了南瓜,烧了什么好吃的,好的很,我们这的邻居对我都好得很。
周阿姨说,尽管子女都在城里买了电梯房,也不止一次叫她过去住,但她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这些生活了几十年的老邻居。
湖塘花园新村 居民 周兰春(74岁)到女儿家去的话,他们一上班,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我说我一个人好了,我一个人在这一样的。他们还一直来看看我,还端点给我吃吃,我到哪里去,他们总归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所以我也不愿意搬走,不愿意离开这个老窝。
买菜顺便带一份,烧好了端一碗过去,对花园社区的居民来说,都是再顺手不过的事情。在花园社区,还有一个出了名的“团结村”——红旗新村。红旗新村总共4栋房子,住的大都是以前红旗布厂的退休职工。没事,大家就会聚到一起拉拉家常,谁家婆媳不和了,谁家有啥困难了,她们都摸得门儿清。
湖塘红旗新村 居民 新村里有一家夫妻俩个都生病,都要吃药,然后父母没了。老公是心脏病开刀,她呢是血液病一直要吃要,蛮困难的,。。。一提出来一呼百应,每个人都捐,有的人还500,一千的。
湖塘红旗新村 居民小组长 凌凤妹 我们那个吴兴华,自己辛辛苦苦的种菜,种好了菜还一家一家的送过去,多么和睦
湖塘红旗新村 居民 虽然这厂都已经转制什么的了,但是我们这帮老职工精神很好,还是发扬了红旗的精神,红旗精神一个就是苦干实干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虽然现在大家都是老年人了,但是老的传统还是继承下来了,逢时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吃馄饨,吃豆腐汤很融洽的。
敲敲邻家门,看看邻家人,聊聊邻家事,叙叙邻里情,这就是记者对接地气的“邻里守护”的理解。同时记者从区民政局老龄办了解到,湖塘镇花园社区和雪堰镇新康村作为我区邻里守护工作的示范点,经过小半年的摸索,也慢慢有了一个清晰的理念。
区民政局老龄办 副主任 王秋华 一个是高龄的空巢,还有独居的老人,这一部分老年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是没有子女的,还有一些低保的高龄老人,这些应该都是我们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第二部分,就是不属于这一类的老年人,相互之间因为住在同一个社区里面,相互之间有什么事情可以帮助关心一下。
截至2016年11月,全区共有75.45%的独居空巢老人与志愿者、社工进行了邻里结对,招募老年邻里守护志愿者1253人,30.23%的独居空巢老人与老年志愿者进行了结对,结对率100%。2017年,“邻里守护”工作将会在全区全面推开。
区民政局老龄办 副主任 王秋华 邻里守护是一个好事,这个值得我们肯定,但并不是有了我们邻里守护,我们子女就不去关心,首先赡养老年人是我们子女应尽的义务,其实我们父母最需要的还是子女回去看一看。
相邻是福、互助是情,“邻里守护”,守护的也许就是你我的父母亲人。如今,在他们的身边能有这样一个老伙伴,也会让在外打拼的子女安心不少,但是做子女的也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