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去医院挂个水;头疼拉肚子,去医院挂个水;这样的看病模式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不过,这种模式马上就要终结了!继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后,2017年1月1日也就是明天开始,将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我市实施门诊停止输液的医院有:(上字幕)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市肿瘤医院、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溧阳市人民医院、溧阳市中医医院、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常州市武进区人民医院、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以及常州市德安医院。而根据规定,这些医院从2016年7月1日起,已经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同期声:常州七院副院长 顾卫东:刚开始的时候市民并不理解,因为他们习惯了,甚至有的人一定要医生开药输液,不输液我这个病不好,现在来的病人大多数都能接受,(输液量)较之前来说已经有明显下降了,7月1号开始到现在,平均每天是300多例,百分之九十是儿童,百分之十是成人
常州二院阳湖院区医务科主任 周栋:省卫计委的这个部署是渐进的一个过程,我们也做了一系列推进工作,老百姓也是在逐渐适应,而且我们医生的一些开药习惯也是在逐步的改善
输液被视为“最后的给药方式”,“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虽然是公认的治疗原则,但在各大医院,输液室往往人满为患,“吊瓶森林”蔚为壮观。那么对于这一规定的出台,市民朋友又是怎么看的呢?
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市民观念逐步改善
同期声:市民:挂水挂了几十年了,现在突然说不挂水了,你用什么药治病,多数都是挂水,好的快
市民:应该不方便,按道理输液肯定比吃药好的快
市民:挂水可能有一些危害,有一些副作用
市民:微信上面都发过,好的,因为盐水里肯定有抗生素什么的,对小孩子不好,能吃药就不要打针,不要挂水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疾病的康复需要时间,但自从有了输液,一些患者认为“输液好得快”,到医院看病时便会主动要求输液,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输液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比如说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其次,人在输液时静脉通道处于打开状态,各种细菌病毒都可能由此入侵。
同期声:常州二院阳湖院区医务科主任 周栋:在国外门诊输液的病人,真的非常非常少,这个跟他们严把输液关口是有很大关系的,我相信我们的老百姓随着这个通知的进一步的执行,他们的观念应该会逐渐改善。
当然,也不是说从此病患就不能输液了,对于确实需要输液的患者,可由门诊医生在病历中开具输液,再由患者带至急诊科,经急诊科医生审核后,对符合输液标准的开具处方。
同期声:常州七院副院长 顾卫东:有一些疾病,比如说神经根水肿,或者是青光眼,确实需要静脉使用一些药物,不能不给他用,那还是要遵守诊疗原则,卫计委的通知也没有一刀切,对于一些特殊疾病需要的输液,是必须有路径给他走
常州二院阳湖院区医务科主任 周栋:考虑到急诊科的输液量可能会急剧增加,在急诊科我们已经开设了留观病房,另外我们急诊的力量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医院门诊以及各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并没有禁止静脉输液,这是为什么呢?
同期声:常州二院阳湖院区儿科二十四病区主任 徐凯虹:儿童有他的特殊性,百分之七八十门、急诊的孩子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疾病,而且都是感染性疾病比较多,小孩子又存在年龄小,发病快,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徐凯虹说,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都不如成年人,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同时,儿童也不像成人那样会比较“安静”的吞服口服药。
同期声:常州二院阳湖院区儿科二十四病区主任 徐凯虹:我们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做一些检查,比如说验个血,如果说血指标很高,加上体温不退,情况评估下来确实需要输液的,没有住院指针,或者肺炎有住院指针,但暂时没有床位,要在门急诊过渡一下,我们会给他输液,但以后也会逐渐控制
国家卫计委在2013年发布的《合理用药十大核心信息》中就曾明确指出:合理用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少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对于病患来说,或许口服用药好的慢,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遵守诊疗规范,一切都是为了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