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七旬老人的折纸诗篇

时间:2016-12-26 19:03:57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所谓心灵手巧,是指有一双巧妙的手,和一颗玲珑的心。你可曾想过一个七旬老媪,能够用纸折出美丽的诗篇。在前黄镇寨桥街上就有这么一位老人,一花一世界,一纸一诗篇,今天的生活超视让我们一起走近魏盘娣的折纸人生。

折纸现场:魏盘娣:虽说是正方形 但是你要把这个边折掉 不然整个图片不好看 一折到这里 相差8分这样 中间要看每一条的中缝 力求要尖 要精确 这里有个关键 做莲花 这里不能做死 这里一只手要弄好 往后面
妙手成花,快速的几个回合,一片清丽的莲花瓣就折成了。71岁的魏盘娣用她的一双巧手折出了繁花似锦的世界,从泰国的白塔到武进的宝林寺,从清雅的莲花到气势威武的龙,琳琅满目的折纸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而她的大部分折纸作品都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形象生动。
同期声:魏盘娣:龙 我对它非常崇拜 非常尊敬 只有龙能上天入地 我对做龙也情有独钟  我做的龙各式各样 有卧龙 有站的
折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魏盘娣的“启蒙”也脱离不了这些传统:几十年前,寨桥大桥附近有座财神庙,魏盘娣的外婆辈喜欢去庙里烧香,垂髫之年的魏盘娣总是跟随其后,庙里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的折纸供品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正是从那时起,折纸成为了她热忱投入的爱好。
同期声:魏盘娣:智慧赋予给我的 还是我母亲 我母亲说我有天赋的 我跟着学 只要一看看见 就自己会悟 自己琢磨 插队之后 招到商业社 剪布 南货 饭店都干过的 那时候就是业余节假日的时候 就会做老本行 就会自娱自乐 折折看看
没有图纸,没有公式,也没有任何辅助工具,魏盘娣靠着早年售卖布料积累下来的美感,在脑海里反复琢磨,平面的图案在她的双手下,慢慢立体地呈现出来。
同期声:魏盘娣: 那个时候 在商业社 一直是剪布的 就是在颜色搭配 在看花型上 我可以说是有附加分的 它也要比例 它不能够太高太瘦不好看 太胖太矮也不好看 一朵花做到多少高要收针了 做到多高你要放针了 或者你三针收一针两针收一针 这个没有公式的
作为业余爱好,折纸一直陪伴着魏盘娣,直到10年前退休后,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剪布到折纸,每个造型的反复推敲,都为日后精美的花型埋下了种子。不过,全凭自己想象,并非每一次都能折出完美的作品,但每一次失误,都是在为成功做铺垫。
同期声:魏盘娣: 这个没有图案 没有公式 就凭自己想象 手的熟练做成功 如果那朵花不成功 我也不会扔 为什么 我要放在旁边 以形为鉴 你做到哪里 你那朵花为什么不好看 真的做的不成功的 你也不能立即摧毁 要放在那从中吸取教训
过目不忘是魏盘娣的过人之处,平时在电视里、生活中见到的造型,她总能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形。这个缩小版的宝林寺,是魏盘娣2014年的折纸供品,历时1个月,耗费两千张纸,利用红、黄、蓝等8种颜色,将宝林寺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同期声:魏盘娣: 做的那年它(宝林寺)正当在建设 还没有现在的图案 就是我女婿开着车 带我去常州玩 就汽车这样经过 我就一看就回来琢磨了 看了模糊的 回来的路上再看 让汽车停停 回来就会悟出来了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魏盘娣都会将她亲手制作的折纸供品烧化,有时也会供奉到庙堂里,用来祭祀。在很多人苦恼世间过于浮华时,魏盘娣却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用她的手艺在水泥森林里开出了一朵朵莲花,给人带来一种禅意的享受。
同期声:魏盘娣: 一点没有杂念 就是思量我今天这朵花要做怎样的形状 怎样的好看 怎样改进 怎样创新 自己也要有自己的思路 应该说是在折纸中得到快乐 人生总归不会一帆风顺 总有高低 有挫折有失败的时候 静心下来折纸 调解自己的心态
华美的长诗总是为人所传颂,而属于魏盘娣的诗篇也慢慢传唱开去,越来越多人加入到魏盘娣的折纸世界里,身边人来人往、花团锦簇,不变的是她的执着与耐心。
通过临摹,打底,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折出新的花样来。
同期声:魏盘娣: 还算好吗
魏盘娣朋友: 什么叫还好啊 全国第一名 我没看见有别人有你折的好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来形容魏盘娣的手艺是再合适不过了,四面八方的学徒都慕名而来,不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魏盘娣对这帮徒弟还是有自己的规矩的。
同期声:魏盘娣: 这个也只要领一领 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悟 做三朵花我教的 每一个带的徒弟我都有规矩的 一直看着我做 你永远不会 第一只我会指点 第二只我也会提意见 到第三只最关键的时候 领他一句 第四只我坚决不提 自己悟
魏盘娣的徒弟 蒋素萍: 她有心在折这个纸 我有空就学 我就拿了个样回来 照着做
事实上,魏盘娣从来不将这项手艺作为赚钱的工具,而更希望通过折纸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拥有同样生活态度的人。程新华是她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年轻时一起上山下乡,年老时也能一起围坐桌边,边折纸边聊人生。
同期声:程新华: 魏阿姨真的聪明 她学了我们也高兴的就跟着学 我平时就做做这样的三角片 有的时候和她学做花篮 简单的龙 我们都跟着做的 如果我一直住在她隔壁 就会一直做下去 不在隔壁 也还是会来的
万物皆有欢喜处,心安即是归处,魏盘娣通过在手艺里饱含真情的表达,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将折纸的快乐带给了身边的人,用折纸的精神帮助了他人。
同期声:魏盘娣:(我徒弟的父亲)一走走了之后 他母亲走不出这个阴影 一个月之内不要吃不要睡之后 就找到我 我来教你从折简单点的开始 慢慢来 她现在看见我 是千恩万谢 我当初那个阴影走不出 多亏了你教了我
2013年,魏盘娣的折纸手艺入选武进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隔绝人世的琐碎与喧嚣,静下心来只为将自己的手艺呈现出来,即使这过程机械、枯燥,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魏盘娣醉心于折纸,这么多年的执著不会桎梏生活,反而让生命更有价值,百年以后自有作品留给世人去评说,也对得起流水岁月。
同期声:魏盘娣: 可以说如果真的别人要花钱来买 我不卖的 但是情义无价 礼尚往来 礼而不往 就不往来了 我没有办法用钱来衡量 折纸上的 我觉得会伴随我终身 直至百年一直会折的
执着二字,说出来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但之于魏盘娣,却是日复一日的反刍,是属于一个匠人的追索之心。也希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