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葱笃豆腐不能少
今天18时44分,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从今天开始算起,以九天作一单位,“数九寒天”就要开始了,而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来看报道。
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是咱们常州特有的习俗。这两天,农贸市场的豆腐生意自然是非常的火爆。63岁的韩阿姨说,今天她特意叫上两个外孙回来吃晚饭,为来年的幸福生活取个好兆头。
市民 韩霞莲:胡葱笃豆腐,吃了会发财的。
市民:胡葱笃豆腐,上代传下来的,买点吃了
市民:常州习俗吃了胡葱笃豆腐,冬天就不冷了
豆腐摊贩:(豆腐)3块钱,今天卖了几十板了
那冬至吃胡葱笃豆腐的习俗是何由来呢?因为豆腐是家常小菜,而胡葱属于冬令蔬菜,两者合一不仅价廉物美,而且营养丰富。此外呢,“富”与“腐”谐音,就有了“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这一民间谚语,也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愿望。除此以外呢,民间历来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因此全国各地都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江南地区还盛行吃汤圆,寓意团圆,北方则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有壮阳补体之功效。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中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祈福的日子,今天,中华孝道园就举办了一场冬至祭祖祈福活动。
冬至祭祖 传承孝道精神
上午10点,伴随着钟声响起,中华孝道园冬至祭祖祈福大典正式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在这里,传承孝道精神、传播祭祀文化、缅怀民族英烈。整个祭祀活动过程复杂,礼数讲究,主祭代表敬献花篮、上高香,共唱《黄帝颂》等等,每一样都精心安排认真操作,让前来观礼的游客感触颇深。
游客:我的亲人都在这里,我每年回来祭拜他们
游客:特意从上海赶来,要把这种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
今年80岁高龄的沈蓓是中国抗日远征军沈昌将军之女,据史料记载,沈昌将军曾率领3万多名工程兵在缅甸浴血奋战,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时,只剩下了300多人,而沈昌将军最后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我们。沈蓓说,参加此次祭祖大典,一方面是为了祭奠自己的亲人,另一方面也是在传承发扬孝道精神。
沈昌将军之女 沈蓓:大意,要把先烈的精神传承下去
中华孝道园总经理 温宁力:活动意义
遥观:戚氏族人祭祖颁宗谱
冬至时节,很多地方都有祭祖的传统。前两天,在遥观镇剑湖村的活动中心内,当地的戚氏族人也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宗谱颁发暨冬至祭祖典礼,一起去瞧一瞧。
宗谱颁发和祭祖大典马虎不得,这供品当然要弄得像模像样,才能显出后人对先祖的敬意。据了解,本次“有斐堂”毗陵夏河戚氏宗谱修谱呢,是第八次续修,距上一次修谱已有110年的时间了。
戚氏宗谱修谱委员会会长 戚产生:我们整个常武地区姓戚的戚氏有一万多人,我们这边也有八千多人,我们江苏省的戚家祠堂,我们有斐堂是最大的祠堂,从这里分出去的有16支。
戚产生告诉记者,这次修谱总共花了二年多的时间,得到了戚氏族人的积极响应,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当天呢,很多已经长期居住在市区甚至是外地的戚氏族人也赶了回来,认领一箱宗谱,牢记自己的祖先。
戚氏族人 戚益智:对我们家族的文化有一个了解,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有了小孩了,我们不管走到哪里,不能把自己的根给忘掉,一个民族,一个家族的精神的传承是比较重要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被制订的节气。俗语有云:“冬至大如年”,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然而,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这些传统文化早已经渐行渐远,不过在刘海粟小学五(12)班却有这样一门 “农历课程”,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认真感知每个节气的魅力。
冬至大如年 包饺子大团圆
自冬至开始,我国就进入了“数九寒天”,孩子们集体朗诵的“九九歌”,就风趣地描述了古人过冬的情形。冬至前夜,常武地区要吃胡葱笃豆腐。冬至当天,则有吃饺子、吃汤圆的习俗。孩子们分为六个小组,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包起了形状各异的饺子。
刘海粟小学五(12班)学生:
刘海粟小学五(12班)学生:
2015年12月22日冬至日,刘海粟小学四(12)班开启了“农历课程”之旅。在一年的时间里,老师带领同学们,根据四季的变化,以24节气为线索,学习诗歌、感受自然,体验民俗。今天,“农历课程”走完了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感性的改变。
刘海粟小学五(12班)班主任 王晓波:
刘海粟小学五(12班)学生家长:
为了庆祝“农历课程”一周年,王晓波老师还为学生们准备了台历,记录课堂的点滴。今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王晓波老师认为这更说明了传统、民俗的重要性,自然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刘海粟小学五(12班)班主任 王晓波:以后还会更深刻的过每个节气,比如用一副照片、一幅画看四季。希望学生们有颗敏感温柔的心。
生活就该有年有节,有时有令,岁月才有层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