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片段:黑猫警长:螳螂姑娘,你回答,新郎是被你吃掉的对吗?
螳螂姑娘:是的,是我把新郎吃掉的
黑猫警长:你为什么要吃掉你自己的丈夫呢?
螳螂姑娘:因为我太爱他了
黑猫警长:大家都已经听清楚了,新娘吃新郎是螳螂繁殖后代的传统方法,我们尊重他们的传统
演播室:动画片《黑猫警长》想必很多人都看过,里面有一集就专门讲螳螂交配吃掉另一半的故事,有的人说其残忍,可也有人把它当成了爱好。在常州,就有一名95后小伙子,酷爱螳螂,几年内经他手的螳螂已经不下十万只。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身边的螳螂达人——薛唯。
同期声:薛唯:经常会有失败的,昨天我配的澳叶螳就失败了,经过一个晚上,公虫就只剩下一条腿了
配音:在常州清潭一处不足10平米的虫房内,我们见到了这位95后常州小伙薛唯。他告诉记者,螳螂属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只是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可能就会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
同期声:薛唯:螳螂它们是没有思维的,它们基本都是靠本能做出反应的,刚交配完它一看,我背上怎么会有一个虫,吃了吧,他们就会把虫抓下来吃掉
配音:给我们解答疑问后,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个身形高大的帅小伙,本身学的是机械,现在也在从事机械行业,而他却对小小昆虫情有独钟,从小便迷上了饲养昆虫。
同期声:薛唯:最早是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看科教片,就会出去抓一些虫子玩,那时候就抓蟋蟀啊、油葫芦啊、蜻蜓啊,包括螳螂那时候抓的也挺多的
配音:薛唯真正和螳螂结缘,还要从一个叫小鱼的人说起。说起小鱼,很多人可能有点陌生,他是杂志《中国螳螂》的作者,也是薛唯的师父。
同期声:薛唯:我在他的虫房里见到非常多神奇的螳螂,形态各异,每种都不一样,那个时候一下就喜欢上螳螂了,当时震惊了,第一次看见兰花,心想还有这么美的螳螂,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配音:不过因为体质容易过敏,在最早繁育螳螂的日子里,薛唯曾一度严重过敏,为此他的饲养生涯也曾遭到过家里人的强烈反对。
同期声:薛唯:粉尘过敏,尤其是面包虫里面的颗粒,然后一碰面包虫就过敏,快不能呼吸那种程度,那时候他们就反感了,养螳螂过敏成这样你还养
演播室:家人反对,但薛唯还是凭着一腔热爱和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中国有句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说螳螂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而从其生物特性来看,也体现了螳螂捕食时的专注。下面我们就跟着薛唯去了解一下这些可爱的螳螂。
配音:螳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前臂上的两把"大刀"了,用专业术语说,是胫节,胫节呈镰刀状。捕捉小昆虫全靠这两把"大刀"。仔细看的话,"刀"上有小齿,如果手皮比较嫩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划伤。而这对捕捉足却是它们捕食的利器。
同期声:薛唯:这种螳螂受到威胁,它们会降低身姿,趴在上面,它是拟态花朵的,你看它腿部拓展比较大,而且它的样子本身也跟兰花花朵一样
配音:形态各异是螳螂的一大特色。而螳螂本身是比较挑食的,吃荤不吃素,吃苍蝇、蚊子等体形较小的虫子,蔬菜、树叶从来不碰。另外,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那人工饲养后的螳螂如何存活呢?
同期声:薛唯:环境中必须要有水,不能太干,温度的话,15度以上,温度太高也会有问题出现,不能超过35度
配音:薛唯介绍,刚刚孵化的螳螂喜欢吃果蝇和跳虫,为了给它们补给充分的食物,他特地买书学习如何繁育螳螂的饲料,从买种蝇,到用香蕉、玉米粉和醋按比例调和做发酵杯,繁育不同种类的果蝇满足不同体型的螳螂。
同期声:薛唯:没有翅膀的果蝇体积很小,大概针尖那么大,那是给更小型螳螂食用的,还有大的残翅果蝇,它们不会飞,体积也比较大,它们是给稍微大一点的螳螂吃的
配音:而对于成年食量较大的螳螂来说,果蝇就满足不了它们了。为此,薛唯专门去市场上精挑细选了品种优良的蟋蟀和蟑螂,这样既喂饱了螳螂,更训练了它们的捕食能力。
同期声:薛唯:我现在饲养的有十多种螳螂,因为现在是淡季,多的时候会有二十多种,然后数量也会非常多
演播室:在薛唯的虫房里,有南美的枯叶螳,马达加斯加的幽灵螳、澳洲的澳叶螳等十多个品种,分别来自全世界不同的国家,它们有的是昆虫爱好者拿来的,有的是从市场上买来的,而更多的则是采集来的。
配音:饲养螳螂这个圈子很小,整个常州加起来可能都不足十人,因此薛唯把触角伸向了全国,他加入了很多昆虫爱好者组织。在这里,不少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了一起。
同期声:螳螂爱好者 蒋烨:我接触的比较早,也是从小就喜欢,真正更多的接触的话是有了网络以后,因为常州城还是比较小,更多的是北上广
配音:除了交流螳螂饲养经验外,大家更多的则把目光聚焦在了采集上。热带雨林,常常被认为充满了各种奇异的昆虫和动物,物种丰富,然而分布却比较分散,寻找一个特异的物种就如大海捞针一样。所以,为了采集到心爱的螳螂,往往要饱受时间的煎熬。而漫步在雨林里,更是危险重重。
同期声:薛唯:去云南,还有海南,一般都是热带地区,今后考虑会去美洲、非洲之类的……之前在西藏雨林里面待了一个月,就为了抓几种螳螂,一些未知的、没有记录的螳螂,雨后会比较多,会冒出来很多虫子,你要在大雨以后上山,容易碰到泥石流、塌方一类的事情,可能平常人会觉得比较危险,可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配音:不顾危险辛苦采集,薛唯更加珍惜自己的成果。他给螳螂们精心制作了容器,还给它们特别制作了一个温度控制房,集成了反射膜、加热板等很多贴心的装置。可即使这样,螳螂的生命却很快会终结。据了解,螳螂的寿命平均只有一年左右。为了进一步研究螳螂,薛唯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算盘。
同期声:薛唯:如果好的话,可能繁殖数量会更多,我会把地方再扩大,以后有机会可能还会开个店,用来做一些造景或者展览的场所,螳螂会因为人类破坏,栖息地破坏越来越少,我想留下它们的影像,或者留下它们的基因繁育下来,起码不让它们断掉
演播室:因为螳螂,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还邂逅了一段美丽的爱情,薛唯说他很满足。我们也祝愿的他的螳螂之路可以越走越远。当然了,如果你也喜欢螳螂,也可以加入他们,薛唯就在那里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