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前段时间随着《微微一笑很倾城》电影电视剧的热播,勾起了很多人在网吧“厮杀”的回忆,网吧,80、90后学生时代的精神乐园,家长老师们恨之入骨的地方。可是现在我们不难发现,“xx网吧”开始渐渐退出大众的视线,取而代之的“网咖”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今天的生活超视,我们一起来回忆网吧里的流年。
配音:90后的张益恺大学毕业三年,说起学生时代最值得回忆的事,那些关于网吧的记忆一下子把他带回了过去。在互联网称不上普及的年代,网吧埋葬了无数的青春年华,也在无数个日夜,用各异的方式填满躁动的年轻灵魂。
同期声:90后 张益恺 电脑比较拥挤 男性会一边上网 一边抽烟 打游戏打的不开心 也会有大声喧哗之类的 一方面 你得躲着瞒着 因为当时也在社会上也是很热的一个主题 就是网吧让很多孩子荒废学业 青春 和一些不好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另一方面 在学生时代 就是为数不多的给我们带来性价比比较高的娱乐场所
配音:1995年,国内首个网吧上海3CT网吧诞生,网吧主要功能逐渐从浏览网页过渡到游戏,“帝国时代”是张益恺接触的第一个游戏,也正是这个游戏带着他走进了网络的世界。
同期声:90后 张益恺 这应该是80 90后游戏玩家的一个共同回忆 就是关于中世纪战争时代为背景 招兵买马 进行战争 在游戏里 你可以做出一些改变 里面都是一些某种历史上的战争 你可以身临其境地再去体验一下 或者改变战争的结果
配音:跟着张益恺,我们来到了湖塘古方路上的一家店铺,张益恺说,这里曾经的一家网吧承载了他学生时代所有的游戏梦想,可现如今已经物是人非,变成了一家羊肉馆。
同期声:90后 张益恺 对这个网吧印象特别深 因为它条件特别简陋 就这么狭小的空间里 估计能塞个二三十个电脑 我觉得是一种逃避 是一种暂时的躲避 各种升学的压力 青春期的烦躁也好 这个网络世界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庇护所
配音:岁月的变迁,带走了这家网吧,却带不走那些激情澎拜的青春回忆。相比90后,80后一代对于网吧的变迁更有发言权。
同期声:80后 羊牧桫 我接触网吧的时候大概在99年 2000年这样 那时候还是那种小黑网吧 小民房里放几台机器 比较嘈杂 环境会稍微脏一点 不管是键盘还是桌子上面都有一种很厚的油腻 在家也会有电脑玩 也很早就有电脑了 但是和朋友们一起去网吧玩才比较有意思 读书的时候和父母说去朋友家 就会去网吧里通宵
配音:瞒着父母去网吧是80后男孩们共同的回忆,那些和父母老师斗智斗勇去网吧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同期声:80后 羊牧桫 网吧越来越少的原因就是和上网习惯有关系吧 网咖和以前的网吧比起来 一个是环境比以前好太多 第二个是各种各样的小东西 小吃 饮料都有提供 还有就是机器 包括配置 外设什么都是很好的
配音:从1995年中国出现第一家网吧后,1998至2000年,网吧行业迎来了发展高峰,网吧数量激增,互联网风潮强烈刺激着国人的神经,网吧行业借此进入疯狂赚钱时代。由于还没有建立规范的行业管理制度,网吧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真正令网吧经营一落千丈的转折点,是2002年6月16日凌晨发生在北京蓝极速网吧的人为纵火案,造成25人死亡,12人受伤。自此,国家对网吧加大力度监管,网吧行业开始重新洗牌。加上2003年非典期间整顿,网吧行业陷入漫长的冬季。(画面淡出)
演播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2006年开始DOTA、英雄联盟等多人在线游戏的面世,又在绝境中挽救了网吧的经营。年轻人对于网吧的认识开始转变,网吧定位也逐渐从“设备提供者”向“社交场所”转变,由此出现了一股新兴力量,这就是“网咖”。
配音:太空风格的座椅、五彩斑斓的涂鸦,如果不是一排排整齐的电脑,或许你会以为来到了一个游乐场,如今的网咖颠覆了许多人对网吧原有的印象,偏向于咖啡馆的装修风格,简约舒适的沙发,配上各种绿植的点缀,让人感觉清新不少。
同期声:某网咖店长 葛增平 传统的网吧 第一印象是给人脏乱差 没什么服务可言 电脑的配置也比较简单 现在的网咖 不管从环境上 服务上 档次上 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传统网吧
配音:葛增平告诉记者,一家网咖的前期投入高达300万,一套电脑设备的费用就需要7千元,还特意分出了电竞区和比赛区,为团队玩家提供了空间。显然,更高的品牌信任度、更舒适的环境才能留住客人,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这正是“网咖时代”到来的核心原因。
同期声:某网咖店长 葛增平 其实网咖吸引的人群也比较复杂 一般在18到35周岁之间 主要消费人群在一些情侣 商务人士 和一些白领
同期声:玩家 家里一个人玩没劲 和朋友一起玩才有劲
同期声:玩家 因为下午没事 就来看淘宝 看电视 感觉环境舒适
同期声:玩家 关键就是服务还有一个就是环境上面 肯定在网咖比较带感
配音: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这家网咖还在电脑桌面上设计了点菜软件,不用离开座位,就可以轻松享用到自己点的食物,可谓体贴入微。葛增平表示,虽说相比传统的网吧,网咖在服务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要继续发展,还得不断的创新。
同期声:网咖店长 葛增平 网咖已经发展到了瓶颈的状态 一到两年之前变成了电竞馆 它会增加多元化的情景模式在里面 比方说会投入主播 增加赛事 包括会增加影视 娱乐方面的东西 包括书吧 ktv 多元化的结合 才能让网咖生存下去
配音:历史的巨轮从未停止转动,自2009年我国第一家网咖门店诞生,网吧行业从此走向了稳步发展的阶段,由数量扩张的外延式转变为提升服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5.2万家,正常经营达到14.6万,上网服务终端数量达到1410万台,全年全行业新增和改造投资近250亿元,用户数量1.2亿人,行业营收达到641.7亿元,较2014年增长12.6%。网吧的变迁是我们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更是让网吧从量变走向了质变。
同期声:武进网吧协会会长 朱卫忠 武进区网吧一共有150家左右 网咖就占50%以上 网吧发展的一个方向 跨界发展 不是纯粹的光是上网 它提供更多的 茶庄 咖啡屋 棋牌室 还有更专业的电竞 网咖其实就是网吧的升级版 是经营者经营理念的提升 从拼配置慢慢变成拼服务 拼环境
演播室:和父母斗智斗勇、饿着肚子省吃俭用进网吧,这些8090后的独家记忆随着岁月的变迁,将慢慢尘封。网吧,留下了一代人对互联网的精神印记:厌恶精神饥荒,永远对新事物充满贪婪。而这些精神印记,我相信,还将在一代代互联网使用者身上持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