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呢,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渐渐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展开应用,近日,戚墅堰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顺利竣工并投运,这也是我市第一座海绵污水处理厂。
现场 记者:王晓:戚墅堰污水处理厂位于戚墅堰大桥南侧,该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改造扩建后,污水处理量将由日5万吨提升到日9.5万吨,同时新增加砂沉淀池,用来处理雨天合流污水。不过与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我市首家海绵污水处理厂。
茆永晶是戚墅堰污水处理厂的一名工程师,负责整个厂区的运营管理,她告诉记者,以前由于戚墅堰区域地势偏低,污水厂虽然比周边地块要高,但暴雨天气时,梅港河水位上涨,极易造成厂区积水,此次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可以较大缓解厂区积水问题。
同期声:戚墅堰污水处理厂 工程师 茆永晶:特意提高了路面的标高,然后通过中间低两边高的模式,将落到地面的雨水,深入到两边的草地中,在通过植草沟,进行汇流。下面还做了一个处理,渗析,通过砂石进化的过程。
此次改扩建,戚墅堰污水处理厂引进了一套名为加砂沉淀池的设备,这套设备可以说是对海绵城市设计的延伸,在遇到暴雨水量激增时,依靠这套设备,污水处理量可以提高一倍。
同期声:戚墅堰污水处理厂 工程师 茆永晶:如果场内进入的雨水量比较大,场内的构筑负荷不能满足雨天模式的要求,雨水直接进入了加砂沉淀池进行一个处理,这是对海绵城市处理的一个保驾护航
整个厂区的部分绿化带,被改造成雨水花园和下凹式广场,把来不及排的雨水先存起来,然后作为优质的水资源加以利用,进行绿化浇灌。
同期声:戚墅堰污水处理厂 工程师 茆永晶:通过雨水花园,渗蓄模块的雨水,包括我们厂里自己使用后处理的中水,对场里面树木和草地的灌溉,进行资源的再生利用。
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设计理念,正在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城市建设中。今年7月,武进区被评为全省海绵城市试点县区级城市,其实从2005年起,我区就开始研究应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比如位于省绿建区内的维绿大厦,依靠大楼整体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储存、净化、再利用。另外像凤凰谷、莲花馆等公共建筑,也采取了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集水池等建设。
海绵城市的设计,让我们的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弹性,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方面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