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人拍照必须去影楼,相机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现在的人想拍照,口袋里直接摸出手机,自拍、照相随意来,建国67年,拍照方式的改变与时代的变迁紧紧联系着。国庆话变迁,今天我们一起感受67年来,摄影的变迁。
47岁的蒋建东是一名资深摄影发烧友,今年国庆他又拍了一些照片,在整理照片时不由感慨万千,他说在他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落后,资源匮乏,拍照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小时候基本在农村看不到几个照相馆,那时候照相机很少 有一次我记得村头上来一个拍照的,专门到村头上转的 我一直叫父母亲拍 大人没舍得 我一直记忆犹新。
蒋建东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是80年代参加工作时拍的,当时还是黑白照,但那已经是一件值得兴奋的大事了。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这个照片是刚工作的时候 大概十七八岁的时候 就拍了张一寸照 因为工作需要 这张照片对于我来说 还是蛮珍贵的。
闪光灯一闪,影像就能被保存下来,这让蒋建东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的热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内的企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相机也渐渐多了起来。工作两年之后,蒋建东手里也有了一些积蓄。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我就偷偷去买了个相机 父母亲都不知道 还是国产的东方牌相机 不是名牌 傻瓜机一样的 大概一千四五百元钱吧 相机拿出来后 都要拉着你拍 拍了以后胶卷都要去冲啊洗啊 都要花钱的 所以拍照蛮烧钱的。
到了90年代,家庭傻瓜相机逐渐普及,不过专业相机仍只有在影楼才能看到。随着邓丽君等歌唱影视明星来大陆演出,台湾的一些造型也引进到了国内,当时刮起了一阵拍写真风。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这是1991年在国际照相馆拍的两张写真照 也是时代的产物 现在看不惯这种照片了 观念也在改变 那个时候可能大家流行这种照片吧 现在看觉得没什么 觉得那个傻傻的 那种感觉。
也许是小时候想拍照的愿望没能实现,结婚生了女儿后,蒋建东每年都会给女儿拍照,把她成长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我每年帮我女儿拍的留念的 从小到大 到现在 留下来的影像 我觉得非常珍贵 现在给她看看 现在23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相机不再是一种奢侈品,它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而近些年,智能手机自带的摄影功能,更是让拍照成为了随时随地能做的一件事。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现在一出去都是专业相机,手机都可以拍,到处都可以拍,从小拍到大,我们看到幼儿园小朋友都拿起手机拍。
蒋建东还喜欢看一些老照片,比如建国时期的场景,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因此在拍摄家人的同时,他还喜欢在城市穿梭,用摄影记录城市的变化,见证时光的变迁。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2006年那个时候拍的这张照片 是西新桥周边的环境,当时都是矮房子,后来我又补了一张 这一张是最近拍的 后面就是高楼林立。
就在蒋建东整理照片的时候,皇家爱情婚纱摄影馆的艺术总监徐涛正在忙碌一天的工作,国庆黄金周是结婚高峰,也是婚纱摄影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25对新人同时拍摄。从事婚纱摄影工作10多年,徐涛切身感受到了影楼巨大的变化。
同期声:常州皇家爱情婚纱摄影馆艺术总监 徐涛:每年都在变 从最初的店不大 到现在集团化 像常州这边的片场差不多有6000平米。
别说在六七十年代,就是十年前,一个影楼同时要为25对新人拍摄婚纱照,这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些新人说,父母结婚那个年代,没有婚纱照的概念,结婚证上有一张合影,已经是时髦的事情。
同期声:新娘:父母一般很少会拍婚纱照 如果有机会的话 应该让我们双方父母都拍这样的婚纱照。
在拍摄婚纱照的同时,新娘小周还拿起手机,将自己拍摄的一些花絮照片传到了微信朋友圈。
同期声:新娘 周佳敏: 微信里 朋友圈啊 很多都传照片嘛。纪念呀 以后老了看看 然后有个回忆啊。
国庆期间的拍摄任务,对于徐涛来说压力不小,他说如今婚纱照不光成为了结婚的必备,而且新人们的要求也随着时代在发生改变。
同期声:新郎: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因为我的婚纱照呀 我跟别人的一样 叫什么我的婚纱照呢
常州皇家爱情婚纱摄影馆艺术总监 徐涛:以前基本上拍照 (背景)轴拉下来 挂在那里 然后客户上去拍 就基本上算完成拍摄了 现在慢慢客户审美也好自身的要求也好 慢慢都在提高 可能绝大部分人群 我要拍真的是我 然后要拍独一无二的。
而且婚纱照的风格越来越多,水下婚纱、雨中婚纱等等,都对摄影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婚纱摄影行业每三年就会进行一次洗牌,不跟随时尚潮流,就会被市场淘汰。
同期声:常州皇家爱情婚纱摄影馆艺术总监 徐涛:基本上一年两次 整体的大的培育的过程 有些咨讯我们可能接收不到 可能时尚圈会快一点 那就把它们拉过来 把他们的手法技巧融入到婚纱行业。
不论是摄影发烧友蒋建东,还是婚纱影楼的专业摄影人徐涛,不管拍摄的是不断变化的常州城市风貌,还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龙城人,他们都在时代的大潮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时光流转,从建国到现在,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变的是人们的情感,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家乡的这份热爱。
同期声:摄影发烧友 蒋建东:我喜欢画面定格下来 是永久的留念 我会一直记录下去 喜欢家人 你会把家人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因为喜欢这座城市 你会记录这座城市。
建国67年来,每个时代的照片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时代气息,祖国成立的振奋、五六十年代的热火朝天、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九十年代的朝气蓬勃、新世纪的飞跃发展……67年来,祖国变得更好、更新、更富强,让我们祝福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