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一米阳光”,指的是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每年秋分时节的那束一米长的阳光,据说被它照到的人就能拥有美丽的爱情。而在我们武进湖塘的湾里新村,也有这么一束美丽的一米阳光,那就是住在2栋乙单元101室的蒋寒梅小姑娘,她的积极乐观充满了鼓舞人的力量,为这个不平凡的三口之家带来了常年明媚的阳光。
这是蒋寒梅家最常见的一个场景,12岁读小学五年级的蒋寒梅趴在妈妈的梳妆台上认真地做着家庭作业,36岁的母亲金花趴在一旁的小桌子上,一笔一划地临摹着女儿一年级书本上的内容,遇到笔画较多的字,她似乎还有点犯难。
同期声 蒋寒梅:她说闹钟最难写。
对于妈妈的抱怨,蒋寒梅总是一笑置之,因为难产造成的大脑缺氧,蒋寒梅妈妈的行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受到了影响,没有上学一直是她的遗憾,所以,蒋寒梅长大后总会想方设法为妈妈弥补这个遗憾。
同期声 蒋寒梅:a
蒋寒梅的妈妈 金花:a b b abcd
蒋寒梅: 她会的
记者:你打算把她教到几年级
蒋寒梅:四年级,我想妈妈能识字,(以后)可以看书看报纸,可以教我做作业
这个小老师教得认真,这个大学生学得也努力,只是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免有点灰心。
同期声 蒋寒梅的妈妈 金花:幼儿园的书包,她不要就给我了,还有一年级的书,哎呀,就是我脑筋不好,她前面说我后面就忘记。
意识到妈妈的消极情绪,蒋寒梅赶紧带她转移到了另一个学习阵地,接着上起了音乐课。
同期声 蒋寒梅:错了,错了。。。还有一个哪。
这下,小老师的严格彻底把大学生惹恼了,好在蒋寒梅爸爸蒋国良及时察觉到了不对,打起了圆场。
同期声 蒋寒梅的爸爸 蒋国良: 高音区低音区她不知道
今年53岁的蒋国良在三岁时因病失明,小时候的磨难让他慢慢学会了自强自立,不仅学得了一手按摩推拿的技术,还充分挖掘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二胡、竖笛、萧等乐器都能信手拈来。
受爸爸的影响,蒋寒梅的二胡拉得也是有模有样,音乐成了她的欢乐源泉。
同期声 蒋寒梅:每次觉得心烦的时候,听听音乐,就觉得心情舒畅,我希望再学学弹电子琴,跟爸爸学学吹笛子,还有吹口琴。
音乐,让蒋寒梅成了爸爸的学生,也让她成为了妈妈的又一个老师,为了让妈妈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蒋寒梅还精心制作了一本歌谱,并在电子琴键的上方贴上了更通俗易懂的标识。
同期声 蒋寒梅:原来是写在下面的,但是看不清会磨掉,我就写在了上面。
蒋寒梅的细心和懂事让蒋国良颇感欣慰,一直以来,他都为没能给女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内疚,可女儿却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特殊感到自卑,而是用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了对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同期声 蒋寒梅的爸爸 蒋国良:小时候她自理能力就很好,一般事情都不要我们操心,比如做作业,都是她自己做的,我们本来还想请一些人教教她,她好像也不需要了,她也知道请人要花钱的,学习么现在还可以,她在全班还排到前几名呢。
蒋寒梅:自己不会就问老师,不麻烦爸爸妈妈,每天回家,爸爸妈妈都会跟我一起写作业,一起拉二胡、弹琴,我就很开心。
女儿坚定的话语给了蒋国良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双目失明的他和妻子分工明确,一个负责做饭,一个负责洗衣,尽管一个要在黑暗世界中慢慢摸索,一个要在婴儿车的辅助下才能单独行走,但是他们却甘之如饴。
同期声 蒋寒梅的爸爸 蒋国良:夹点土豆给妈妈吃,爸爸夹得到的
在采访中,蒋寒梅时常露出孩子专属的童真和淘气,会和镜头玩捉迷藏的游戏,也会把爸爸的萧当成打狗棒耍,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小家有什么不同,每天都乐在其中,汲取成长的源泉,无愧于爸爸为她取名“寒梅”的深意。
同期声 蒋寒梅的爸爸 蒋国良:我是这样想的,这个小孩生活在我们这样一个家庭,就需要自己有点坚强的意志,有点志气,像寒风中的梅花一样,不怕冰雪严寒
蒋寒梅:在爸爸身上我学到了学一样东西要坚持,妈妈身上我学到了,每天快快乐乐过就行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北宋名家范仲淹提出的忧乐情怀,要做到并非易事,但是蒋寒梅这个12岁的小姑娘却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她的积极乐观、不卑不亢,有时都能让我们这些大人汗颜。正如宋朝诗人卢梅坡所言:“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如其名的蒋寒梅,已成功入选全国“美德少年”,相信她的那股清香一定能给同龄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