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退休之后,您会如何安排生活?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在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里,退休工人孙海大就和老伙伴们用一支画笔绘出了老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圩墩公园素描的场景】
配音:“免费画像,你得其画、我得其乐”。第一次见到孙海大时,记者就是被他面前的这张标语牌所吸引。孙海大今年68岁,是戚机厂的一名退休工人。他和火车头打了一辈子交道,也算是个硬汉,但从儿时开始,真正让他着迷的还是绘画这门“柔情”的技巧。买不起宣纸,他就用起了白墙;没有老师,没有教材,连环画和课本里的插图就成了最好的临摹对象。
同期声:工人画家 孙海大 能够画毛主席像的很少,我画得比人家更像更好看。后来一直到九大的时候不是搞游行嘛,要画一幅巨大的毛主席像,那个时候我在技校里面,工厂里面一些老的画画的师傅就看上我了,说这个学生基础还可以的,就一起来搞这个画毛主席像啊什么的,那时候提高一大步 配音:技校毕业后,孙海大进了戚机厂,成了一名工人,在计划经济年代,工厂终究还是得以生产为主,在一线工作的孙海大也就没有多余的画画时间了。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2008年,这一年,孙海大正式退休了。忙忙碌碌大半辈子,一下子闲下来,他倒有些不适应了。有一次,他在红梅公园散步,恰好看到几个孩子在练肖像,也重新触发了他的记忆,从那天起,他就经常背着画板和铅笔,再带上两张小马扎去公园“练摊”。
同期声:工人画家 孙海大 画画的时候,公园里不是有保安嘛,保安就说你是不是在做生意啊,我说不是,我画好了送给人家,我退休了,我自己得到一个乐趣,老有所乐,他就说你这个可以啊。后来为了避免麻烦和误会,我就写了一个“免费画像 你得其画 我得其乐”。我得到我的东西了,画得过程就是我享受的过程,那么你作为模特,你拿到一张画,也蛮高兴的。
配音:也许有人要说,在数码相机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样的场景用一张照片就可以记录,但是张海大却认为,通过画笔的描绘,会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人情,一笔一画中,讲究的是行神结合。2009年,张海大在老同事的介绍下,又找到常州老年大学,跟着专业的老师先后学习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这段经历也让他对绘画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单纯地临摹他人的作品,而是开始自己创作。
同期声:工人画家 孙海大 这张创作啊叫做车城脊梁,因为我在这个工厂啊,戚机厂生活了工作了40年。这个工厂对我来说感情相当之深,因此我(灵感)激发之后呢我在想怎样把我的工厂我的工友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因为这些工友就是我们工厂的脊梁,主题是这样考虑的,因此把这个车轮放在前面,车轮滚滚,人一代一代,都是我们工人撑起了工厂
配音:在孙海大看来,戚机厂的变化是整个常州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的手工作坊到新世纪的现代化大型企业,戚机厂创造了无数个中国之最。他也想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生活中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同期声:工人画家 孙海大 前两年我们国家在高铁速度上发展的相当之快,当时高铁我们工厂(负责)从这个沪宁线穿过去,然后整个过程我一直在观察一直在看。工厂铁道部举办“中国梦 铁路情 劳动美”这个主题的展览,我看到正好呀,这个主题正好碰上呀,我本来有这个积累在上面的。 配音:之后呢,戚机厂的“焊接技术第一人”张忠被评为全国劳模,作为曾经的工友,孙海大又整整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前前后后画了四稿,创作出了大家眼前的这幅作品。
同期声:工人画家 孙海大 劳模也就是全工厂的甚至全国的劳动者的榜样嘛,这个榜样肯定要弘扬的,这是正能量,这个书法家后来把这个精神也写出来了,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心精神。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年执着一生坚守。
配音:作品出炉,劳模张忠也亲自看了,他十分激动的说,画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称得上是神还原。
同期声:全国劳模 张忠 这两张非常像。这两张就像我们的工作照一样的。这一张就是在实际生产当中,这一个我还记的非常清楚,这是要组装我们汽车上的车位一块的照片 记者 当时您是在做什么 全国劳模 张忠 这是在焊一个濒临报废的(东西),这个本身是要报废的,它在过程当中失误了,加工流程错误了。。。。我们攻关小组也不是我个人,通过处理 焊接的还有精加工的,我们焊工一起来完成了一两百个 一百多个好像,完成了这个,避免(不少)损失。 配音:当然了,孙海大在绘画生涯中也不是独自前行的。去年,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成立了东方书画社,来自戚机厂的20多位退休老人加入其中,孙海大就是其中之一。书画社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也有68岁。尽管如此,每个人依旧保持着学习的激情和活力。
同期声:戚墅堰街道东方书画社负责人 何月海 我们都是退休工人啊,回家了,没有聚的地方,早晨来的话,八点半在这儿,大家画的画,交流交流,讲讲心得,有什么提高有什么好的(地方) 戚墅堰街道东方书画社社员 吴抗美 老年人也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呢也比较高雅。。。一方面陶冶情操,一方面也是一种传承
配音:每隔一段时间,街道都会将大家的作品放到陈列室,供大家参观,而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感染了社区里的居民。
同期声:参观者 尽管不是专业的人员,能画到这个程度,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了,像习主席这幅画,如果他心里面没有习主席,他绝对画不出这样的画来。老年人也要奋发向上,关心自己的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社会好了,国家强壮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才能保持地更好啊。
演播室:半路出家,却很用心,用画笔纪念曾经工作过的岗位,纪念青葱的岁月,也承载了自己对艺术,对梦想的追求,我们也祝愿孙海大和他的老年朋友们晚年幸福,画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