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末,邓丽君的歌响彻大江南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邓丽君不仅拥有了亿万歌迷,也成全了一大批“小邓丽君”,上海人江琴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在事业上,江琴凭着自己的努力占得了一席之地,但在家庭里,因为母亲身患重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了帮助江琴一家渡过难关,7月17号,常州的爱心人士举办了一场拍卖募捐活动。
参加此次拍卖活动的爱心人士有60多名,大部分都是慕名而来,当大家听说江琴73岁母亲的遭遇后,深表同情,纷纷捐出自己的收藏品进行拍卖,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江琴母亲治病。
“小邓丽君” 江琴:唱一首《千言万语》,用我的歌声唱出我的心声,感谢所有的朋友,谢谢大家。
那么,江琴跟邓丽君有何渊源,为何会被称为“小邓丽君”,她家又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呢?接着来看报道。
“小邓丽君” 江琴:小时候唱的都是革命歌曲,一听邓丽君的歌那么好听,像一股春风吹到我耳朵里,这么好听,我就喜欢了,倒过来倒过去,就把这个歌听了抄下来,录下来,我就朝这个唱腔去研究,邓丽君其实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儿时的江琴被邓丽君的歌深深吸引,几乎到了痴迷的境地。为了让自己的演唱技巧更上一层楼,1984年,江琴拜上海师范大学著名声乐教授徐浪先生为师,悉心学习邓丽君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哪怕是再细微不过的眼神,她都模仿得惟妙惟俏,但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一开始江琴并没有被大家认可。
“小邓丽君” 江琴:以前大陆不允许邓丽君靡靡之音,公开场合不会唱,电视电台也不会播邓丽君的歌,剧院也不可能开演唱会。
2008年9月,对江琴来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她在上海举办了“梦圆上海”首场邓丽君歌曲演唱会,从那以后,她酷似邓丽君的演唱风格,被观众誉为大陆的邓丽君。有音乐专家对江琴演唱的评价是“闭上眼睛,就是邓丽君”。
“小邓丽君” 江琴:对邓丽君的喜爱太高涨了,邓丽君的歌就是百听不厌,每一场演出都爆满,不管人家怎么想,我是一辈子要唱邓丽君的歌,因为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记者:一辈子要带着邓丽君的名头,就没有自己的个性,会不会感觉很遗憾?
“小邓丽君” 江琴:没有,我觉得邓丽君已经不在了,你能够让人家叫你邓丽君第二,我感觉非常荣幸。
在模仿之余,江琴还不断努力寻求突破,创造属于自己的“邓丽君风格”。(一段现场演唱)可就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2014年10月,母亲突然生病,变成了植物人,至今已昏迷近两年,花费了100多万的医药费。
“小邓丽君” 江琴:像刚开始抢救的四个半月,在抢救的过程中,我一天都不能离开医院,最多回家换换衣服。
高额的医药费让江琴一家不堪重负,得知消息后,常州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为其拍卖捐款,据统计,当天共捐得善款34700元。大伙说,他们这么做,不仅是因为喜欢江琴的歌声,更是被她热心公益的举动所感动。
常州爱心人士 李静:江琴姐一直在做公益,而且阿姨也是姐姐在做公益的时候发生意外,那我觉得我们要应该做点什么。
常州爱心人士 秦华平:听说了江琴妈妈的事情突然想到了我自己的妈妈,在病痛中折磨了二十几年,等我成家立业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常州爱心人士 陈亮:不管多少,献一点我们的爱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更好。
“小邓丽君” 江琴:我能做的是用我的歌声来回报大家,这次在上海7月30号有一个慈善爱心演唱会,我免费给你们票用一次演出回报大家。
就像歌词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这里,我们也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