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本栏目播出了《我的身世是个谜!》的报道,徐州的王从军活了半辈子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号,亲生父母是谁,随着年岁增长,寻根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接到他的求助后,连线记者多方走访打听,追根溯源找到了前黄镇运村村民张南立,那么这张南立究竟是不是王从军的血脉亲人呢?继续来看今天的报道。
同期声:王从军:(亲生父母)穷家庭 母亲大概不在了,我只是听(第一个领养家庭的)奶奶讲过一回,母亲不在了,父亲带三个孩子,我是最小,现在像我这个年龄呢,越来越想家,咱都有这个老古语,人始终要归根,自己到底多大,到底根在哪里。
王从军第一个领养家庭的族人 姜仁良:据我了解 他的母亲是1960年困难时期 没有吃的 到河里摸河蚌 淹死的 前面还有两个哥哥 一个叫南立 一个叫建立。
前黄镇运村村 村民:这张照片像的
前黄镇运村村 村民:像是像南立 嘴巴像的 眼睛像的
张南立:(如果)是兄弟 那咱们对不起他 因为是我扔掉的 当时的环境那个人在家里的话 要饿死的 不管他被送这里送那里 他能安居乐业 我认为还是好事 真的是兄弟 你怎么能不认呢?
张南立究竟是不是王从军的同胞兄长呢?6月12日下午,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徐州赶来的王从军踏上了他魂牵梦绕的这块土地——记忆中那个模糊的家。在前黄运村村的村口,张南立和他的家人早早地迎了上来,等到两人双手握在一起的那一刻,王从军百感交集。
同期声:王从军:心情非常激动 因为头一次见面 怎么说呢 比想象肯定要好的。
王从军说,在自己十多岁的时候,第一个领养家庭的奶奶曾经带他去过一个家庭,并且告诉他这是他亲生父母的家,但是当时由于家庭困难,父亲并没有认他。而在交谈中,证实张南立家的情况跟他记忆中那户人家的家庭情况是吻合的。
同期声:王从军:现在就是和我过去来的是一致的 这个是一致的
张南立:刚才姜老师说了 我有一个表姐妹 她的姑母家就在你们村上 你们来了以后 我特意去了那个村上 去过一次 问了一下情况 她就说是她的侄女讲的 因为送她回家的时候 就要经过他家 她看到你这个人抱在手里 她就说你这个人是我舅家村上的。
王从军当即就认下了张南立这位大哥,他说三岁时被送走后,先后经历了5个领养家庭,个中辛酸难以言表,颠沛流离的童年经历给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是也让他对家更加充满渴望。
同期声:王从军:我终于知道自己有一个家了 也知道自己多大 确定我也确定这一个家 今后不管怎么说 都知道这个地方了 还有个来往。
同期声:张南立:我父亲在临终前 我在单位的时候 他们说他(同事)妹婿(跟我)像得很 结果我就找他去看了 一看不像。
虽然村里的房子大多已经改扩建,但是多年前王从军曾经生活过的老房子还在,零星的记忆就像长了腿,从王从军的脑海里“爬”了出来。
同期声:张南立:这是老房子 这是二伯母家
王从军:变化不小 现在到哪地方都变化很大 我反正是来过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一家 给我的印象 反正就是这个方向。
短短半天的相处时间很快就过去,哥哥张南立紧紧拉着弟弟的手不肯松开,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在夕阳的照耀下,仿佛回到了50年前,同样是哥哥拉着弟弟,就像从来没分开过一样。
第二天一大早,张南立家就忙绿开了,满满当当的两桌菜都是用来招待弟弟王从军和他的家人的。张南立告诉我们,昨天见到弟弟以后,他想到了小时候的好多事,当年因为饥荒,无奈送走弟弟,今天,他就想和弟弟好好吃顿饭。
得知张南立找回了弟弟,好些村民都上门来认人,恭喜他们兄弟团圆。
同期声:前黄运村村 村民 张杏娣:原来苦 到现在有这么好的家庭 总归开心得不得了 一来村上人都喜欢的 都想找回来的 那个时候苦 才送走的 现在社会条件好了 他父亲去世了 不然肯定很开心。
团聚的幸福就好像这一桌丰盛的酒菜,在这里,王从军吞下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无奈,饮尽了颠沛流离的困苦,然而不论回乡之路如何漫长而又艰辛,此时的王从军无疑是知足的,他终于不再是那个被亲人抛弃的无措少年,他有“根”了。
同期声:王从军:我大哥能认我 我很感激他 找到自己的下落 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也知道自己的年龄了 非常感谢你们呢 电视台帮了大忙 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提了自己也难过 经历了那么多 我也达到我的目的了
人生是厚薄不一的书本,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王从军一样豁达,将过去的辛酸苦楚挥手翻过。回乡路的尽头,王从军依旧选择沉默,他并没有告诉大哥自己过去所遭遇的种种,也没有去质问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人主动寻他。他渴望家庭的美好,他也懂得家庭的脆弱。他用一次漫长的“旅途”将两个家庭重新维系在了一起。
同期声:王从军:我家里人也很支持 非常支持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现在已经找到了 找到自己的大哥 今后我们就快快乐乐的 有时间我就来看(他们)。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徐州到常州仅仅200多公里,而这200多公里的回乡路,王从军却走了40多年。过去的历史或许酿成了很多错误与遗憾,然而执着于那些也不可能改变命运,现在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享受这段失而复得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