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十大感动江苏人物评比中,住在学府名门花苑的余美芳、刘伟家庭光荣入选,小两口接过父亲曹景飞赡养外姓老人的传统,演绎了孝老爱亲的真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听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下午三点半,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余美芳:接下去的每个星期,差不多每个星期三都有招聘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不要认为现在还挺早的,其实现在不早啦,因为你们八月份就要出去面试
临近毕业,身为就业辅导员的余美芳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起来,每天都在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奔波。
余美芳:我收到你的协议书了,你是回原籍还是不回原籍啊,对啊,你忘写了吧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系党总支书记 张燏: 做就业辅导员很多年了,我跟她配合在一起,跑企业,给学生做招聘啊,还有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啊,方方面面,她都做得很细致,后来她慢慢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么一个普通人的身上,能够蕴藏一个这么大的力量,我们普通人都做不到的
余美芳身上到底蕴藏了多大的能量,也许走进她家,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从母亲手中揽过了照顾小女儿 丈夫刘伟正在辅导大女儿曹馨心练习珠心算。
36岁的刘伟是余美芳的丈夫,也是学校食堂的大厨,估摸着饭点要到了,他暂时抛下了大女儿曹馨心的作业,开始为一家人准备起了晚饭。
余美芳的丈夫 刘伟:现在老人牙口不大好,还有胃,他们喜欢吃软一点的,硬一点的吃不了,一般的肉末豆腐、红烧肉都要烧烂一点
余美芳和刘伟的家是个小复式,当初咬牙坚持买在了这里,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家中的老人。
余美芳的丈夫 刘伟:滑鸡蛋吃不
2012年,刘伟的父亲曹景飞因为脑血栓偏瘫在床,从此丧失了劳动力,儿子儿媳忙工作,多亏刘伟的二叔党松喜还能搭把手。
余美芳的丈夫 刘伟:想吃什么就让二叔直接下去买,两百块,够不够
刘伟的父亲 曹景飞:够。
至于如此亲昵的三个人为何会有三个姓,其中的缘分还要从1975年说起。那年秋天,辽宁铁岭的单身汉曹景飞在卖柴火途中结识了无儿无女的刘福东夫妇,有感于老两口的日子艰苦,曹景飞便认他们做干爹干妈,组成了新家庭共同生活。他的这份情义感动了丧偶的王荣兰,两人在1981年添了个儿子,为了照顾老人的情绪,曹景飞就让自己唯一的儿子随了干爹的姓。
余美芳的丈夫 刘伟:年纪越大越有点自卑的心理,因为自己没有后人,怕别人瞧不起啊,后来我出生之后,我父亲就直接跟我的爷爷说,这个孙子姓刘,你给孙子起名吧,当时我那爷爷非常高兴,见到人就说,我有孙子啦,我有传宗接代的人啦
2002年,曹景飞的妻子王荣兰不幸因病去世,她的舅舅杨富科前来帮忙料理后事。得知杨富科过得不如意,曹景飞又把他留下来一起生活。可在第二年,刘福东和杨富科却先后得了脑血栓和小脑萎缩,曹景飞一人实在照顾不来,便请了同乡党文礼帮忙。他们的亲情故事感动了党文礼,他主动提出不收钱,和曹景飞一起照顾两位老人直至终老。而党松喜则是党文礼的儿子。
刘伟的“二叔” 党松喜:(当年我父亲)和人家过去了,当儿子的不放心,我说我看看去,(一看)真不错这个家庭,最后我说,我也来这吧,你同意不?他也挺同意的,一来都十个年头了。
曹景飞把党文礼当成了父亲,当然也把党松喜当成了手足,在这个全新的家庭组合之后,长大成人的刘伟还带回了一个善良大方的浙江姑娘——余美芳。
余美芳:那么多老人就像是他们自己长辈一样的,是家里的人一样的,所以那时候没有其他什么想法,因为他跟他们那些爷爷奶奶舅姥爷,真的就当作自己家人,我那时候也感觉是自己家里人,没有什么外人
沉浸在爱情之中的余美芳义无反顾,而她的母亲翁耀花却意识到了刘伟将来的家庭负担不小,起初非常反对两人走到一起,但最终还是被女儿的一席话打动了。
余美芳:他人挺好的,很善良,愿意帮助别人,很热心的一个人,一个家,人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善心,这个是最重要的,钱有没有是另外一码事,毕竟还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去赚钱嘛,但是人是善还是恶,这个就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2007年,研究生毕业的余美芳成了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老师,小两口随后就把家安在了常州,稳定下来后,又把老人全接了过来。
余美芳:刚工作的时候,孩子刚出生,那时候又刚买房子,那时候经济压力非常大,生活可以说是真的很紧张,吃菜都是挑。那时候还是我妈帮我带孩子的,都是挑最便宜的,或者我妈到超市捡点那种差的菜啊,弄回家吃,那时候一个月买菜也就两三百元
熬过了那段艰苦岁月,家庭的生活也蒸蒸日上,去年,90岁的党文礼被东北的子女接回去尽孝了,74岁的曹景飞难免有点想念老家的光景,不时会在儿子面前念叨。
余美芳的丈夫 刘伟:现在毕竟年纪大了,有的时候还想回东北的,问我什么时候给我送回东北去,送回东北谁照顾啊,到那边我自己照顾自己,没办法。其实老人有时候只有这种想法,我们尽量把自己做到最好,让他感觉在这边跟在北方差不多,这边夏天热了冬天冷了都是直接开空调,包括床铺弄得像北方的炕一样,还原北方的那种生活环境。
记者:二叔,你想回东北吗?
刘伟的“二叔” 党松喜:我不想回东北,为什么回东北,在这挺好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孝老爱亲的传统沿袭成了一种家风,感召了很多人,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今年,刘伟、余美芳家庭获评江苏最美家庭、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十大感动江苏人物,余美芳个人还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一摞摞的荣誉证书,向我们证明了这个特殊家庭亲情的厚度。
余美芳:外表看着我们生活不宽裕,但是我们内心还是感觉很美满、很幸福、很甜蜜的生活
记者:你家里面有三个爷爷,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
余美芳的大女儿 曹馨心:我感觉有很多的爱
记者:那你以后会怎么做呢
余美芳的大女儿 曹馨心:我以后要把收养外姓老人的事情一直传下去。
传承、延续,大爱无疆、孝感动天!这就是江苏第一家对亲情的演绎,淳朴真实,感人至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