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的产出量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违规倾倒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如何查处成为了难题。
现场:记者 张敏:我们在现场可以看到,在我身后堆放有十几堆垃圾,有装修垃圾,有建筑垃圾,甚至还有工业废料,我们在旁边能闻到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这是几天前记者在广电东路马杭段拍摄到的画面,路旁的绿化带上被倾倒了十几堆建筑垃圾,很煞风景。
同期声:附近居民:半个月之前就倒(在这里)了。 半夜三更来倒的,白天谁会来倒啊。
附近居民表示,这个地方经常会出现偷倒建筑垃圾的现象,而且相关部门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又到。类似的现象在这几年里也是层出不穷。
据了解,2015年,武进城区共清运偷倒建筑垃圾10600多吨,总计清运费高达40余万。而今年1-4月份,清运量已达4300多吨,较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
同期声:武进区城管局特种垃圾管理站副站长 徐逸伟:主要是城乡结合部比较多,比如说龙城大桥,新龙大桥,几个和常州,武进,运河上面几个跨座大桥那边,还有312国道,青洋路高架那边,这几个点比较多一点。
零星偷倒点多,半夜多发……此前针对这些状况,城管部门也针对性的进行过伏击,并抓过几次现行,可更多的时候,还是运输车辆为图便利,与城管部门玩起了“捉迷藏”。
同期声:武进区城管局特种垃圾管理站副站长 徐逸伟:我们有队员在的地方他们不倒,没有队员的地方他又马上去偷倒了,他们有前期工作准备的,他们也有反侦查能力的。
更让人头疼的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不按规定倾倒建筑垃圾的处罚力度偏小,
对单位的罚款额度为五千元到五万元,个人罚款只有两百元以下,违法成本低了,威慑作用也就弱了。
再生遇瓶颈:处置成本高 企业“吃不饱”
按照相关规定,建筑垃圾清运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负责,个人不得参与,而对于建筑垃圾的去向,也有专门的场所。可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最终进入正规消纳场的建筑垃圾量不足50%,这一切都源于背后惊人的利益链。
目前城区建筑垃圾处置方式无外乎三种:一是非法倾倒,二是简易填埋,三是资源化利用。常州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就是全区唯一一家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总经理王华告诉记者,由于运输市场良莠不齐、竞争无序,建筑垃圾外运的承包价格偏低。有时外运工程还要经过层层转包,每个经手人都要从中分得一杯羹,这就导致最末端的承包单位和个人想要赚钱,只能通过偷倒的方式。
同期声:常州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华:按照两百出点头的价格包括清运,包括处置,要么是去偷倒,要么可能就会危害到其他地方。那为了生存,他不可能亏了
目前呢,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日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在800吨左右,而实际每天处理的规模却只有500吨,正规处置的成本高,间接导致了企业“吃不饱”,微利运行的同时,王华却坚信自己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同期声:常州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华:去填埋也好,去堆放也好,那都是没有处理的,实际上它的危害只是没有爆发,如果说爆发出来以后,我们的处置成本会比这个高很多
源头先管控 多方联动解难题
那目前这种窘境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是否有先进的模式借鉴呢?记者也进行了查询,目前在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将其减量。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之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而目前,武进的相关部门也在源头管控方面开始了行动。
同期声:武进区城管局特种垃圾管理站副站长 徐逸伟:我们下一步就对小区设置“垃圾收集房”,正在设计稿子,垃圾收集房设计稿子以后,让物业进行改造,集中在那个地方(收集垃圾),(与物业)签订协议,我们监管,这样就会好一点,不会去偷倒。
常州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华:那如果说(垃圾)量大的话,我们只要增加生产线,或者说增加人员,我们都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能力。我们企业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垃圾综合处置点,可以对外(经营)
另外呢,律师表示,建筑垃圾偷倒现象严重,其实还是源于监管的漏洞。在道德约束不文明行为无法奏效时,应采取法律手段强制约束。要用铁腕、动真格,加大对偷倒垃圾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不仅依法查处,还要重罚,增加其违法成本。
同期声:江苏铭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邵益刚:法律有点滞后,的确需要调整,在这个调整过程当中,它应该根据《立法法》的要求,或者是定部门规章,或者是定地方性法规,然后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来完善。
偷倒建筑垃圾乱象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并且需要全社会、全行业及相关部门一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加速建筑垃圾资源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