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刀尖上的时光

时间:2016-05-03 17:35:05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匠”是一门技艺,“心”是一种修为。为了追求高超技艺,有人穷尽一生,孜孜不倦,过程虽苦,但内心平静并乐于享受。“匠人”易得,“匠心”难练,以“匠”修心,以“心”炼技。生活连线正在推出系列报道《匠心》,今天要带大家认识的,是一位红木雕刻师,去看看他在嘈杂的世界背后,怎样来保持一份热爱和专注。

喧闹的菜市场、嘈杂的买卖声,沈百平的红木雕刻工作室就处在这么一个完全世俗化的环境里。走进室内,木香扑鼻而来,满屋的雕梁画柱,触之如脂。

现场: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 上面的一定要把他弄好 这个拆下来全部重来 (重新弄吧)这个底板不平 一看就能看出来的

红木雕刻,历史久远,自明代起就形成了造型简练、线条挺括、做工精良、磨清光亮的“苏式”风格。选料大多是名贵木材,如紫檀、乌檀、花梨木、杞梓木等,再经过干燥工艺的处理,在红木雕刻师手中成为各式家具、各种室内装饰或是美奂美轮的手工艺品。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比如说做一个屏风的话 首先是设计 再施工开料 我们复成图纸把它贴上去 先贴图纸打毛胚 毛胚打好了以后 打个比方这个杯子这么圆这么高 粗胚一定要打好 粗胚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刀下去 打坏了或者是打伤了 本来是圆的 一刀下去搞扁了就完蛋了

鲁班尺上黑红的刻度,描绘记录的正是老祖宗留下的数据参数,红为吉,黑为忌,也是沈百平所有作品的参照,更是“苏做”风格家具的基本要求。“苏做”家具又称为“苏式”家具,采用的是传统卯榫结构,通过小巧的卯榫来控制产品的收缩、变形和豁裂。它所秉承的是明代红木家具摒弃繁缛、极致简练的美学观念,也反映了当时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阶层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情趣。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从明清开始 红木家具都不允许用钉子的 全是榫卯结构 哪怕再小的东西都是用榫头 其实外面有些人做起来快 快的话就是省了这些步骤 我们要做榫头 榫头要一步一步然后再把它串起来 才能够抿合

现年53岁的沈百平出生于南通,家庭的贫困迫使他早早开始了学徒生涯,每天都要走上几十里路,从一窍不通到如今的精致灵气,这个学习打磨的跨度也有了几十年。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要上到一个平台是有难度的 我自认为自己做的好 其实天外有天 雕刻的好的 好得不得了 我如何去像他们学习 向他们进军 以及超过他们 我就要付出我的努力 我偷偷摸摸的学 最严重的时候 人家看到我一而再 再而三的 每天都去 他们就厌烦我 把我赶走 说 你反正买不起 你是内行 你来学技术的 我只好厚着脸皮学 回来后做 不停的去琢磨

匠心就是不断追求的一种执著。真正的匠者,必须要能沉淀下来,在某个领域做到虚心、恒心、细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这便是浴火后的新生,是锤炼后的淬火,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洒脱。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打完以后再进行精加工 打个比方这儿高 这儿低 再把他修 再把他刮 刮到很光很滑的时候 最后来木工组装 到油漆

红木雕刻师  李梅:细工活全部我来做 比如鱼上面的鱼鳞啊 鱼尾巴啊 凤凰上面的羽毛啊0317他会说这里不行 这里雕的还是没有到位 这里面雕的不怎么活 0348对于质量上面我们应该这么做 才能进步 才能把活做的好

同学雕刻的妻子李梅既是沈百平的贤内助,也是他的好帮手,夫妻俩合作了多部作品,从家具上的龙鳞凤角到装饰品上的花茎鸟目,每块木料通过他们的手,就成了一件件带着生气的物件。光滑如玉,细腻如脂,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精湛的雕刻工艺还需要细腻的打磨技术。

记者:光磨还要多长时间?

打磨人员:3个月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这里的话每一个要磨到位的  要磨得跟这个一样(恩)我是这样想的 用斜着磨……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要磨从240毫米到6000号沙皮 要磨得跟小孩皮肤一样 一定要磨得把毛孔都没有了 手工磨 机器一磨会把画面全部磨坏掉了 

打磨好的作品上蜡或者生漆,一件造型简练、线条挺括、磨清光亮的纯手工“苏式”红木作品就做成了,前后花费的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半载。作为一名红木雕刻师,沈百平的手中诞生过千百件作品,但承载着他最浓厚情感的,则是为儿女们制作的一套嫁妆。从雕龙画凤的传统婚床到餐座椅凳,无不透着浓浓的父爱。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儿女大了 一个30岁 一个27岁 他们都到结婚的年龄了 我想啊 我做了一辈子的红木 我想每人做一套家具给他们 这是父爱 因为红木是百年传世的东西 当我的女儿 儿子摸到这个红木时 会想这个就是爸爸做的。

时代变迁,跨过历史的流沙,在几乎任何工艺都能用机器来复制的现代,许多红木作品的制作还是秉承着传统的纯手工模式,像沈百平这样的“老人”,不管是制作过程还是带徒学习,都不愿意接触机器。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手工技艺不会淘汰,如果想来学 必须是把一种传统的技术传给他 不要去接触机器 因为机器雕刻早晚会被一部分人淘汰 你看北京紫禁城里面没有电脑雕刻的 不管花多少时间都要做好 做到极致 精品

不管门外如何嘈杂,人们的脚步怎样匆忙,沈百平总是揣着一颗安静的心,在木香中雕雕刻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专注于自己的热爱……

红木雕刻师 沈百平:眼睛退化了  干活的时候得带眼镜 大概在150度到200度 不戴眼镜的话 有的地方 有的瑕疵看不清楚 我还是喜欢 眼睛有点累 但是我的精神不累 哪怕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我都不累!

严谨、专注、敬业。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木匠,会专注于把正在制作的家具当成一种艺术,即使这么做会影响到他的产量和收入;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学生,会精益求精地把专业技能学好,而不是浅尝辄止。每个具备“匠心”的匠者,他们所制造的东西也都会带着独特的品质和气韵,不再是一件死物,而是匠者本身。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