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国家邮政局组织国家邮政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完成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对整车质量、最高车速、规格尺寸、车架结构、制动距离、电气安全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控制。其中有两个焦点问题颇受关注:一是快递电动三轮车时速应该低于15公里每小时,二是快递电动三轮车有明确的规格要求。连线记者也就此走访了我区的快递市场,来听听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上午八点半,正是各个快递公司分拣快件的忙碌时光,快递员朱晓敏负责的辖区至少有一百七八十个件,按照公司规定,下午两点前必须送完70%,因此他们手上的活耽误不得,脚程也必须跟得上节奏。
快递员 朱晓敏:四十码左右吧,每个电瓶车速度都差不多。
朱晓敏说,他们的交通工具还是以电动三轮车为主,三四十码的车速差不多能赶得上送件,如果降到十五码,工作效率肯定得下降。
快递员 朱晓敏:我们派件的效率肯定会降低一点
快递员 朱春杰:每天两点之前要完成工作量,如果十五码的话,至少70%完不成,完不成就要罚钱,罚钱的话就干不了,滚蛋了。。。。客户会打电话骂,我的快递怎么还没到啊,所以两头受罪
快递员们表示,限速的确为他们的出行加了一分安全保障,但是这种硬性指标,实际操作意义并不强。
快递员 周永健:十五码安全是安全,但是二十码也可以的,十五码安全,几乎和走路差不多,走路肯定是安全的,二十码比走路快一点,相当于跑步。
快递员 岳以景:这车也开不快,加上载重,拉重货,你想开快也开不起来,安全性也能得到保障,再往下降,有的时候我们送小区的话,车有重货,有的时候要爬坡,速度再慢的话,爬坡不好爬。
快递员们坦言,他们心里也有一杆秤,肯定四个轮的跑得更快,也更安全,但是换车的成本实在太大,而且电动三轮车也有它不可比拟的优势。
快递员 陈超:我们这边大件汽车送,小件么我们三轮车送,肯定三轮车方便,汽车进进出出掉头不好掉,像有的老小区,你开车进去,掉头根本掉不过来。
市民:没必要降速,我觉得应该没啥影响吧,三十码能比十五码危险吗,差不多吧,其实平时走路不小心也会碰到
市民:像我们平时开汽车一样的啊,人多你肯定速度慢啊,人少的情况没什么车我开快一点,看情况呀,不能太死板了,我就要开十五码。
政策倒逼优化升级 行业规范软着陆
不过,政府职能部门对此的关注,也倒逼着行业的规范化。从去年起,圆通速递公司就开始和三轮车厂合作,由公司出资定制一批性能更高的电动三轮车,逐步替换快递员自备的电动三轮车。
圆通速递武进分公司直营经理 张利军:从去年开始,电动三轮车也在逐步淘汰,和相关的三轮车厂定制了一批,换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包括制动、电瓶符合国家标准的三轮车,目前我们使用的这种车有两款,一款是一米五的,一款是一米八的,它的均价基本在七千左右。
张利军说,目前武进分公司已经有几百辆投入使用,从快递员的反馈来看,效果还不错。
快递员 岳以景:封闭性什么的都很好的,像下雨天我们送件,也不漏水,安全性上有个锁,假如你离开了一下,可以锁起来的。
其实,最高时速不大于15公里的规定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快递专用三轮车的标准也不是第一次规范。早在2014年9月1日,全国首部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行业标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技术要求》就已正式实施。这份标准由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起草,同样对快递电动三轮车的尺寸、装载质量、最高车速、制动距离等做出了限制,绝大部分与此次的征求意见稿一致,其中就包括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但是该标准一出台就引起非议,快递员普遍认为最高时速与现实脱节,因此具体执行情况也不明确。我认为,与其硬性降速打击快递员送件的积极性,还不如鞭策公司加强自律,对硬件设施和管理规范都进行优化升级,合力推动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