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过今天啊,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而在这样一个日子里,也有不少值得快乐的理由。
蔬菜摊贩:吃马兰对眼睛好的嘛 过了春节上市的 有一个月 过了这个(清明)也就没得吃了 田埂上有野菜 一个是露天的 一个是棚里的 露天的菜好吃一点
蔬菜摊贩:过了清明马兰老了 清明吃了马兰赛人参的 也是老传统
清明假期里,野菜成了大伙餐桌上的主角,这马兰呢,也卖到了8元/斤,此外呢,荠菜、枸杞藤,也都是时鲜货,当然了,如果您觉得价格贵,也可以自己动手到田间地头去找一找,顺便把青给踏了。
连线记者 施劼婧:相传清明节源于西汉 这一天时兴踏青 扫墓 放风筝 我们老常州人一大早起来就会在门上插上杨柳枝和桃枝 《齐民要术》有说 “取杨柳枝著户上 百鬼不入家门” 清明节是鬼节 所以借杨柳枝来驱邪避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江苏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季全保:0036出门见桃花 使清明节的鬼神逃(桃)之夭夭 门框插柳条 使得清明这一天能够迎来明媚的阳光 0144扫墓和踏青是连在一起的
据《月令集解》载:“物至此时,昏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期间,春意盎然,绿草如茵,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孩童将柳条做成帽子戴在头上,三五成群在野外放“断线鹞”。民间将清明节视作春季放风筝的最后一天,往往在放风筝时将线剪断,任其飞去,寓意这年的晦气也同断线的鹞子一起飞走,除了这些,旧时习俗里大伙还要去城隍庙内例行出巡,民间称“出会”。“出会”期间,乡人还会邀请各路戏班,搭戏台唱“春台戏”,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庭和睦。
挑野菜、编柳帽、插桃枝、放风筝,这些清明习俗,给人带去的都是欢乐,即便是给先人上坟扫墓,也并非全是沉重,因为这同时也给了许多家庭一个聚会、踏青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