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另外这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今天的生活超视,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一艺术。
这是位于武进凤凰谷美术馆五楼的武进第二座国有博物馆——武进藏书票博物馆收藏的藏书票,这里有400余件藏书票,是长三角城市博物馆群中的佼佼者。而这些都是藏书票大家王嵘先生捐赠给区政府的2000多件藏品的一部分。祖籍武进的王嵘从1997年开始收藏藏书票,是海内外著名的藏书票收藏家。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这张是邓小平的藏书票。梁栋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他也是藏书票最早发起人之一。他跟邓榕说,我想给你父亲做张藏书票,邓榕说没问题,我跟我父亲说。再做的时候,他考虑到邓小平是中国领导人第二代核心,是龙的传人,因此画面就用龙表示。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图书收藏者用以表明书籍持有的标记之一,是版画艺术家创作的有限纸质品,一般贴在书的里封补页或扉页的右上角或中央。制作与1470年-1480年间的木刻书票《刺猬》,被视为现存最古老的藏书票。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拥有自己动手或请人设计制作的藏书票。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它是木刻的,上面有一排字是德文,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谨防刺猬来刺你一下,告诉大家,你把书借去的时候呢,要小心。它现在是存在德国的一个博物馆里面。
中国的藏书票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郁达夫、施蛰存、唐弢等都是藏书票爱好者。小小一枚藏书票,图文并茂色彩斑斓,难免让人心生欢喜。但若再细究其中的文化往事,才知制作者的用心独特,更生出几分青睐。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杨可杨是中国藏书票的大师,他是从70岁开始做藏书票。这张是为巴金做的,巴金是从深山老林出来的,背着箩筐很艰难走出山里,然后就像竹子一样不断成长茂盛起来,然后成为中国的文学大师。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那个时候,钱钟书正好生病,冒怀苏要帮他们做藏书票,给他们都做了一份。简单的画面,杨绛的印章,钱钟书的签名,用艺术的形式结合起来,反映出钱钟书和杨绛两个人同舟风雨、雨露相濡的写照。
从小生长在上海的王嵘从年轻时就喜爱刻印章,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藏书票和印章的相通之处,于是就开始把篆刻的形式和藏书票相结合,以名人头像、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为主要内容,制作了大量藏书票,并慢慢走上了藏书票的专业收藏之路。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1997年我又办了一个个展。我的爱人刚好参加了全国第七届藏书票大会,很多爱好者让就推荐我爱人负责藏书票的收集。之前我做了好多藏书票,就写信给一些艺术家交换,这样一来我手里的藏书票越来也多0610
从1966年“国际藏书票联盟”的诞生至今,成员国已扩展到41个,会员上万。中国目前有四个藏书票组织,香港、台湾的负责本地区的藏书票相关活动,中国藏书票研究会主要以创作者为主,而王嵘则主要负责四大组织之一的上海弗闲斋藏书票馆市场。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发展一个艺术,如果它没有市场,是很难发展的,所以我们就想通过市场发展。特别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重点做市场。人家看了展览之后,看到这么好的东西,就想买,人家没有买就很扫兴的。
办展览做推介,出报纸创期刊,联系国内外作者定制藏书票,繁琐细致的工作丰富了王嵘的晚年生活。做自己钟爱的事情,还能产生经济回报,自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但这么多收藏束之高阁,着实有些可惜。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我收藏了这么多藏书票,如果要展示给别人看吗,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场所。我在上海自己租房子,价格都很贵。一百平米,一年也要十几万。如果说要把更多的东西展示,而且是比较好的展示,最好要依托于政府。
偶然间,祖籍武进的王嵘得知武进区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当即写信表示自己愿意捐出2000多件藏书票,就这样,2014年,藏书票博物馆正式落户武进。(画面)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我就把手头最好的,像邓小平的、巴金的、杨绛、钱钟书的藏书票,这些文化人的藏书票还有好多作者的代表作给他们,只有把好的东西展示在世人面前,大家看了会越来越喜欢。
武进藏书票博物馆内有藏书票简史,藏书票技法,文化人藏书票,外国藏书票艺术家,主题展示空间等展区,涵概了诸多版画大师的精品之作。目前展出的只是王嵘捐赠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将陆续展出。
武进藏书票博物馆建成后,王嵘经常往来于上海和常州之间,办展览搞活动,为大众普及藏书票知识。接下来,王嵘还打算,利用藏书票博物馆这个平台,给武进作家制作藏书票,并有志于联系常州、江苏乃至全国的文化名家,重点打造文化人藏书票、签名书。
藏书票收藏家 王嵘:一个人确实要爱好一个东西,特别到年纪大的时候,有个爱好就非常充实。我也不舍得卖,只有捐给政府,才能更好的保存。
藏书票有“纸上宝石”“书中蝴蝶”“版画珍珠”之誉,它之所以五百年经久不衰,成为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品,与其特有的人文内涵、书香气息,以及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交友、收藏等特性分不开。观众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前往武进藏书票博物馆,更具体的了解这种艺术,欣赏这一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