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钱啊,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万元户”绝对是土豪的代名词,走在街上那是相当的风光,可今时不同往日了,1万元钱,在咱们常州,也就能买2平米不到的房子,那现在“万元户”有多吃香?
市民:一个村上,隔壁人家是养鹅的,是万元户,一个眼红,还有他捐钱给
当地小学,捐几千块钱,那时几千块钱不得了了,万元户万元户都在喊了
市民:那时万元户县里都很少的,现在不稀奇了
“万元户”这个词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那个年代里,米价每斤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0.2元,1万元自然是个天文数字,不过啊,随着近三十年通货膨胀的侵蚀,“万元户”已经成为了历史概念,那现在多少财富才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呢?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的一篇权威学术研究报告给出了答案,255万。要知道,如果当年把1万元存成五年定期不断滚动,再考虑保值贴补,到如今也就是10万元不到啊。那大伙对于这种差距是什么感受呢?
市民:那时候每月挣三十几块钱,现在三五千块钱,要看怎么花了,要买的东西还是要买,钱是藏不住的。
市民:起码要十倍之差,那时一辆块钱的香烟,现在消费要靠20元,大米,工钱也翻了几倍。
市民:那时剃头只有一毛,一毛五,现在要十五块钱,二十块钱,现在服务行业涨价最厉害。
市民:钱现在赚也好赚,用也不经用。
遥想当年,每月最低生活费8元钱,能买大米80斤,如今只能买到3斤半,以前能买大闸蟹12斤,现在也就买条蟹腿,以前能看200场电影,现在只能在门外发呆了。通货膨胀如此惊人,再加上如今银行利息不断下调,您是怎么来理财保值的呢?
市民:有的存点银行,理财各方面也有
市民:安稳点的人放银行,激进一点的炒股票
市民:我不会存银行,利息太低,有钱了买房子,想升值之类的
就像最后那位市民说的那样,把钱放在银行里,肯定是跑不赢通胀的,也就等于您的钱一直都在缩水,那究竟怎么办,才既安全,又能赢利呢?我啊,给大伙支个招,咱们不妨关注一下身边那些之前是万元户,现在财富也有255万元以上的那些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理财的,赶紧多学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