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创客”一词首次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湖南视察时,李克强总理还掏出110元购买了一位大学生的创意产品,鼓励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增加创业实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下,很多学生也走上创业之路,今天呢,我们就来认识几位大学生BOSS。
新北万达的这个写字间,就是河海大学物联网专业大三学生孔浩然的工作室,他为公司起名速易时代。速度与便易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锋”,也是商机所在,这个95年出生的小伙子对此深信不疑。
河海大学大三学生 孔浩然:首先整个公司发展的方向 接着执行的团队 这两块是非常重要的 资金方面有问题的话 或者资源方面有问题的话 都能克服的。
虽然还没走出校门,但是孔浩然的创业经验却比很多社会人士还要丰富,从高中毕业开始,他就在进行各种创业尝试,做过金融,跑过业务,也参与过互联网创业。
河海大学大三学生 孔浩然:这个算是第四个项目了吧 前两年做的项目都是比较偏互联网的 一些线下的接触还是比较少的 我跟我的合伙人 他对这块研究比较多 正好我觉得我们可以互补 互相促进 互相交流 互相学习进步。
如今,孔浩然主要做的是关于新疆的各种贸易往来,为此他专门去新疆考察过,也多次进行市场分析,如今的公司也已经初具规模。
河海大学大三学生 孔浩然:我们在新疆 疆内跟疆外 是两块贸易都在做的 新疆那边有两个团队 常州是作为华南区的中转中心 同时也是运营中心嘛 人正常的话维持在8到10个人左右。
虽说规模还不大,但是孔浩然身上的压力不小,因为资金大部分都来自投资者,投资额也超过了百万,任何一个产品都来不得马虎,一次失败,就可能全盘皆输。
河海大学大三学生 孔浩然:虽然我们现在在实行零库存 尽量减少资金链的压力 我们如果资金链断了的话 一方面 没有信用 银行贷款比较成问题 另一方面 我们不能让家里承担风险。这条路上是非常累的 也是非常苦的 并不是表面上大家看起来 哎呀 还不错 有自己的公司。
而更让孔浩然苦恼的是,当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创业之后,学业就受到了影响。一个学期每门课要上18次,他却要落下10次,挂科也曾经有过,但放下了学业,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除了本专业的,还有很多跨专业方面的内容,渐渐的,孔浩然觉得所学不够用了。
河海大学大三学生 孔浩然:我们越是出来创业 或者做很多事情的时候 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 比如说我们现在采购 采购那块涉及到很多的知识 不管它的合同 整个采购的流程 中间要规避的法律风险。
和孔浩然一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邱冬冬同样在尝试创业,主要做APP设计和网页设计开发,公司虽然不大,也已经拥有7名员工,和孔浩然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学霸”,但同样也面临着创业和学业难以兼顾的问题。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 邱冬冬:我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首先你要做标兵榜样的作用 是不能挂科的 我可能走路的速度会比别人快一点 因为时间真的很赶 在学校里 我要照顾学业 又要去做学生工作 然后又要忙自己的创业计划的话 可能一天睡觉的时间也就四个多小时。
配音:尽管如此,他依然乐在其中,他说,相比于挂科的同学,拥有优异的学科成绩,能让他获得更多的人脉,从而让公司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 邱冬冬:一般的新创公司就是很盲目的去扫楼啊 或者打电话之类的 而我们公司不一样 因为我本身在学校做学生干部 交际圈比较广 所以学校对我的培养也比较多 和社会上的这些商业大亨联系比较多。一般一个APP 最简单的 测试版的 大概在2万元左右。
在商海摸爬滚打,大学生BOSS们说,他们最看重的并不是能得到多少经济价值,而是学以致用,同时也从实践中去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将来踏上社会做准备。
河海大学大三学生 孔浩然:毕竟年轻嘛 还没有说对资金 对赚钱有那么大的渴求和欲望 我们想的很简单 资金能够维持我们整个项目的发展 能维持下一阶段的进步 下一阶段方案的实施就够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 邱冬冬:我们也是有自己的规划的 比如说小到每个月的计划 大到五年的计划 我们在未来五年会做一个软件外包行业的计划 在五年之后 我们有了自己的资金 有自己的人脉积累之后 我们会去做我们自己的产品。
而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课程中,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河海大学校团委副书记 崔锦铭:我们提出来162的目标 就是让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60%的学生能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2%的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创新创业的成果,为他们打造了讲堂 赛场 工厂 大学生创业生态链。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素质教育科科长 江新:在我们的创业园里学生可以享受免费的场地政策 享受一些资金补助 以及我们学院会支持他向常州市人社部门 江苏省政府部门等 给他们提供创业的一些资金补贴 和一些社会的福利。
根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约有84%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能够让自己收获更多,大约有66%的在校大学生产生过创业的念头,而有33%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创业展现出了发展的势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业。如何让学生兼顾创业和学业,也成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的课题。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素质教育科科长 江新:我们是从去年开始组建了一个互联网创业实验班 面向全院的学生 召集有创业想法或者创业意愿非常强烈的同学 加入这个班之后 我们教务处给他们专门做了一个课程教学和学分置换 创业项目和实践活动可以折合学分来替换本来原专业需要修的若干门课程。
河海大学校团委副书记 崔锦铭: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要有一定的源动力的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必将是将来踏上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有一个叫自创业的理念 不管你毕业以后当不当老板 你可能有一个团队 在这个团队里 如果你有较强的创业思维创业能力 必将为这个团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经历曾经为人津津乐道,读哈佛大学时,为了创业,他选择了退学,不过比尔盖茨之后在一些大学演讲时也表示,他的经历只能是个例,而在创业过程中,他也渐渐觉得知识匮乏,希望大学生能够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所以呢,我们也建议大学生们在创业初期把它当成一种历练和学习,而不是纯粹去追求经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