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要说的话题也与儿童有关。最近有微博爆料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从今年开始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其中包括: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数量;同时加强审查把关,上星频道各时段此类节目均需提前备案并报送样片;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另外呢,亲子节目也将撤出晚间黄金档,对这事,大伙是怎么看的呢?
同期声:市民:既然广电总局出这个规定,应该是有它道理的,小孩子就应该跟同龄人一起玩,老是参加这种娱乐性的节目总归不是太好。
市民:就像《广告法》一样嘛,现在限定年龄嘛,可能一方面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些夸大影响。
近年来,亲子节目红爆综艺圈,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子女加入其中,他们的父母也成为了焦点。在《爸爸去哪儿》之后,光2014年就有24档亲子节目登上各大卫视。
同期声:市民:《爸爸去哪儿》,还有什么《爸爸回来了》,小孩子喜欢看,还有教育意义挺深的。
市民:挺温馨的一些画面,比方说有一期看到那个谁,具体明星不大记得了,和孩子一起在海岛上,孤岛上两个人生活了一夜,第一给孩子安全感,第二还是父爱的关怀,挺不错的。
市民:看看明星怎么带孩子的,我觉得不一定是真实的,可能表演的成分比较多一点吧。
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都表示看过类似的亲子真人秀节目,大多数人对节目都持欣赏和支持的态度,不过也不乏一些理性的观众,他们认为,让孩子过多地参与这种真人秀节目,增加曝光率,未必是件好事。
同期声:市民:太早让小孩接触这方面的东西,毕竟对他们以后的发展还是会有一点影响,他们知道多上镜头的话,肯定知道出去之后关注度太高,他们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所以很多明星他们都不愿意让小孩接触这块。
长期从事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方红老师认为,父母带领孩子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单独与同龄人进行交流,确实能对孩子的独立意识,分享意识以及合作意识起到锻炼和提高的作用。但是真人秀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眼球,编导也会安排设置一些桥段来考验孩子的应急能力。这就需要掌握好一个度了。
同期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 方红:因为孩子毕竟还是未成年人,他处理问题的能力,他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如果这个环节设置的过于刻意,或者对孩子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话,孩子可能就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情绪反应,这样的一种反应对孩子来说,可能有的时候会成为一个阴影。
另外,方红认为,过多的让孩子参与电视真人秀或者商业活动,还会打乱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影响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同期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 方红:尤其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可能对他以后上学时候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第二个就是说参加这种真人秀活动的话,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可能就会在学校校园里成为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在节目中的一些表现,也会成为同学们的一些谈资,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挺大的压力源。
也正因为有这些方面的担忧,为了给孩子一个不被打扰的成长环境,拒上真人秀的明星夫妻也不少。佟大为就曾爆料,称自己拒绝了某亲子节目的邀约,主要是担心孩子从瞬间被关注到节目降温之后又被冷淡产生的心理落差。
同期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心理学教师 方红:这种关注度,它不是一直持续的,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不被关注了,在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就会出现一个挺大的心理落差,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对孩子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失落感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个也是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
严控未成年人真人秀,这则消息是否属实,广电总局宣传司工作人员回应:相关政策以官网发布为准。截至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上暂无更新消息。不过啊,这名工作人员也表示,这样的要求是好事,能引起更多电视从业者的重视,以后呢,也能更注意保护青少年。而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市民,保护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总是没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