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俏销龙城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元宵是家家户户应景的节目,也寓意着团团圆圆,一大早,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超市,前来购买汤圆和元宵的市民就络绎不绝。
【同期声】市民:我买25元,我们员工一起吃。
【同期声】市民:买回家吃,我们团圆了,女婿女儿都回来了,我们喜欢传统的,一年一年吃惯了
这买的开心,卖的更高兴,在湖塘消费品综合市场做汤圆和元宵生意的经营户邹阿姨告诉记者,今年正月初五她就开始出摊了,而到了这两天,一天能卖二三百斤汤圆和元宵,这价钱跟去年相比也没有波动,元宵每斤5元,汤圆每斤12元,来买的基本都是熟客。
【同期声】生面制品区经营户 邹亚芬:昨天生意没有今天忙,主要是今天,今天正月十五最忙。
【同期声】生面制品区经营户:元宵节大家都吃元宵,二十多箱,就今天一上午。
【同期声】生面制品区经营户:都是现做的好吃,手工做的不像机器滚出来的,自己做出来的糯,从昨天开始就忙了。
记者看到,手工汤圆以青菜肉馅、萝卜丝、豆沙、芝麻为主,而相比农贸市场,超市里的汤圆品种更多,不但有黑芝麻、桂花、豆沙等常见的馅料,还有玫瑰花、板栗等,也吸引了不少喜欢尝鲜的市民。
【同期声】市民:什么紫玉,就是元宵节了,家里汤圆还没准备好,我来买一点,小孩子要吃。
【同期声】超市销售人员:炫彩的汤圆卖的好,卖的都没货了,思念的玉汤圆也卖的好的,反正卖的几乎没有货了。
甜糯的汤圆,浓缩了喜庆和甜蜜,可这汤圆好吃,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胃肠不好的市民还是要谨慎食用,3岁以内的婴幼儿和年纪较大的老年人也是不适合吃元宵和汤圆的。
东方社区喜乐多
除了吃呢,在正月十五,各地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我们首先去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的东方社区,看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喜乐会。
【同期声】东方社区居民 赵莱娣:遇事不求人,打一个成语
【同期声】主持人:遇事不求人 赵阿姨 你会表演这个成语嘛
【同期声】东方社区居民 赵莱娣:我会表演的
【同期声】主持人:那我们来给赵阿姨一点鼓励
【同期声】东方社区居民 赵莱娣:我自己 就这个意思
【同期声】东方社区 居民:自力更生
【同期声】主持人:对啦
猜灯谜,唱小曲儿,今天上午,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举办的这场元宵喜乐会格外热闹,居民们不仅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不少志愿者还为社区的失独家庭和阳光庇护中心的学员们,送上了礼物。
【同期声】东方社区志愿者 刘爱平:今天我准备了打底裤 每人一条打底裤 一个是他们经济上比较困难 另一个是他们也比较缺少关爱 所以我想到了这样关爱他们
【同期声】东方社区阳光庇护中心 学员:开心 比较关心我们
【同期声】方社区居民 赵莱娣:趁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大家团聚的日子,团团圆圆,喜喜乐乐
【同期声】东方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卫华:这几年,很多的志愿者都投身到社区的服务,居家养老,和阳光庇护中心的服务当中,元宵节也是我们一个传统的节日,大家共度元宵佳节的同时,我们来猜灯谜,来学习一些优秀的文章,让我们东方社区的居民,更好地融入武进区的大发展当中。
听听陈书记这话,说得多好,相信在猴年里啊,咱们武进一定是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啊。
老少猜谜齐欢乐
当然了,有目标,还得多努力,没事啊,多往图书馆,博物馆跑跑,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这不,昨晚啊,这两个地方可算热闹呢。
【同期声】读者:要多读多看多写,(猜灯谜)各方面都有,知识面是非常广的。
【同期声】读者:觉得这个活动蛮好的,动动脑子。
图书馆内元宵节的氛围无处不在,大伙纷纷开动脑筋,猜中的就可以拿着灯谜兑换元宵。
【同期声】小读者:不自量力啊 也不对 仗势欺人 仗势欺人 也不对
【同期声】武进图书馆工作人员:海产品(打一商业用语)知道吗
【同期声】小读者 邱天: 是水货。
【同期声】小读者 邱天:感觉吃不完了,这么多的元宵。我心情也是非常高兴,因为自己的知识得到别人的认可,肯定开心。
邱天一个人就赢得了六包元宵,这得归功于小伙子平日里爱读书。武进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目的也是带动大家的阅读热情。
【同期声】读者:这边活动还是蛮丰富多彩的,藏书我看看是蛮丰富。
【同期声】武进图书馆馆长 王晓刚:去年9月26号改造开放以来,截止到1月底,办证量增加了45%,外借量增加40%。 单月的外借量达到3万册,以前是2万不到。
同样热闹的呢,还有武进博物馆,昨晚6点开始,一楼大厅内就挤满了市民,大伙啊,也是来猜灯谜的。
【同期声】家长:带孩子出来开阔一下眼界,因为这个猜灯谜,还是我们小时候的,这个是一个传统的东西,让他了解一下吧。
【同期声】武进博物馆工作人员:我们这个是上面有谜面,然后你猜对了,对着这个编号,到服务台去领奖品。
有奖品就有动力,您看这位小朋友,一会会的功夫就答对了一题。
【同期声】学生:他说的是窝心吗,打一字,我觉得是必须的必,一个横窝在心里头,不就是必嘛。
相比孩子而言,大人们在猜灯谜方面的功力显然要差了一点,瞧这位家长,索性拿着手机百度起来。
【同期声】市民:我刚刚才百度了一下,还没查到,有点难,我猜不出来。
当然了,不管猜对与否,有没有奖品,能来现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已经是乐事一件了。
曾经有人说过,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留给大多数人记忆、塑造了大多数人心灵的,正是那些民俗文化。想要守根铸魂,民俗文化传统真不能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