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回眸2015:连线帮扶 你我同在

时间:2016-02-09 16:03:11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86050111和13912331001是生活连线的热线电话,这两路热线24小时不间断地接听着咱们老百姓的来电,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求助电话,通过《生活连线》这个桥梁,我们为不少遇到烦心事的市民联系政府部门排忧解难,为有困难的家庭找到了结对帮扶的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来看春节特别节目《回眸2015:连线帮扶 你我同在》。

现场:连线记者 朱晓丹:根据往年规律,这正月十五一过,许多农民工兄弟就要从老家出发,踏上新一年的打拼之路,寻找新东家。但是在2015年3月份的时候,来自安徽的宋道永却还在为去年的工资忙得焦头烂额。3.12

同期声:农民工 宋道永:就(睡)在这里面

记者:晚上冷吗?

农民工 宋道永:晚上肯定冷的,都没有被子。

同期声:《老宋讨薪记》报道记者 李燕:我和摄像到现场时 发现老宋和他老婆坐在包工头的车里 前一夜是住在车里面的 两个人因为晚上太冷 冻得都感冒了 再加上第二天包工头一直没有出现 电话也打不通 走投无路之下 他想到打我们的热线寻求帮助

50岁的宋道永老家在安徽,2014年2月份,跟着包工头唐龙祥在常州一个楼盘做工。当时,双方口头约定,每个月先付1000元的生活费,其余工资到年底一次性结清,没想到到了年底,包工头却人间蒸发了。

同期声:记者:他欠你们多少钱啊。

农民工 宋道永:4万块钱,现在他就说,你要能告到我,你就告,你要告不到我,一分钱不给你。

为了帮住老宋化解尴尬的境遇,连线记者用了两天的时间带着老宋从武进到常州跑了三个部门,在常州市建管处大家才了解到,包工头已经代领了工资,所以这就成了个人之见的债务纠纷,建管处也管不了。但是建管处的领导非常热心,帮着联系上了唐龙祥,并约定双方在两天后见面。3.19

同期声:《老宋讨薪记》报道记者 李燕:一见面之后就闹僵了 我们也很清楚这样的局面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 所以我和摄像就想到两人分开来去劝他们 最终两个人在工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其实做这个报道我们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 当看到老宋拿到他的三万五千元工资在那开心数着的时候 我们也觉得很高兴 觉得这几天的付出至少没有白费  

现场:连线记者 朱晓丹:很难想象,如果仅凭老宋一个人的力量,要到何时才能找到法子拿到血汗钱。我们也希望老宋的经历,给所有即将开始新一年奋斗的打工者们一个教训。从一开始,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和用工单位签订好正规的劳动合同,等到真正出现问题时,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接下来说的是2015年我采访的一个即将升入大四的大学生曹洁。   

曹洁是一个从残疾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父母都是残疾人,全家的收入紧靠父亲修鞋上鞋的微薄收入。夏季,生意冷清,曹洁父母就代人加工棉鞋。曹洁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考上了上海商学院的园林专业。8.11

同期声:圆梦学子 曹洁: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寻找到适合我的一些相关的公司 让我有一次锻炼的机会 为我大四毕业之后的就业积累经验和资本 我希望以后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工作改善我们家里面的经济条件 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曹洁的父亲 曹明根:主要的希望就是小孩还有一年毕业 能够找到工作 我们身上担子就轻了

曹洁的母亲 周莉萍:只要她过得好 我就放心 我就开心 我们苦点没事的

节目一经播出,这个好学懂事的女孩儿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嘉泽成章的一家园林景观公司给曹洁提供了实习岗位,如果她的表现和能力达到公司的标准,今后也能留用。

同期声:圆梦学子 曹洁:非常感谢《生活连线》这个节目帮助我找到了这样一个实习的岗位 也非常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 能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在这边实习 我一定会好好努力 为以后真正踏上工作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8.14 8.21

而之后,武进区星火爱心助学协会将爱心会员筹集的5000元助学金送到了曹洁手中,可谓是雪中送炭。入冬后,武进区星火爱心助学协会的会员们再次来到曹洁家中,为他们解决冬季棉鞋的销路问题。 1.6

同期声:爱心人士:群友们的话 大家积极参与 不论价格 也不论数量 也不论尺码的 但是大家都是愿意献出这份爱心。

圆梦学子曹洁的母亲 周莉萍:我十分激动也高兴 对我们来说1万多块钱不是一个小数目 谢谢周(秘书长) 谢谢电视台所有的好心人。

现场:连线记者 朱晓丹:曹洁一家乐观坚强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人,而每一个伸出援手的市民和企业也让我觉得倍受鼓舞,用心做好报道,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是每个连线人的宗旨。今年8月27号凌晨1点多,新北区薛家镇一间出租屋发生爆燃,一岁半的小阳阳和外公外婆被严重烧伤,我们的镜头记录了小阳阳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

在此次事故中,小阳阳的烧伤面积达到了70%,同时还伴有呼吸道感染,肺部也受到损害。而小阳阳的外公外婆也在火灾中严重烧伤,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随时有生命危险。

同期声:小阳阳的奶奶:求大家帮帮忙 救救我的孙子 8.27

小阳阳的母亲 杜雪:希望大家能够帮帮我 救救我们一家

同期声:《救助小阳阳系列报道》记者 骆冬明:第一次看到小阳阳心里感到非常震撼 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 我的小孩跟他差不多大 看了以后整个人的心都被揪起来 当时第一个想法就是报道以后能为他做点什么 因为当时家里非常困难

祖孙三人进行手术治疗,医药费就要十几万,再加上后期的治疗,费用保守估计也要100万元。这对于一个打工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经过生活连线的持续报道和微信募捐,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 9.1 9.8 9.14

同期声:新市民 我是听我同学老婆的说的 今天特意赶过来看宝宝的(哭)

配音:在医院治疗了3个多月后,经历了生死考验的小阳阳终于出院了。截止到出院,祖孙三人的救治费用达到了近170万,收到社会的爱心款140万元,杜雪夫妻自己筹集了30万元。虽然后期还要对面高额的整形费用,但是经历这些之后,杜雪夫妻也变得乐观坚强起来。 12.15

同期声:《救助小阳阳系列报道》记者 骆冬明:慢慢地看着小阳阳在好转 也见证了这个家庭从绝望到走出困境 这里真的要非常感谢社会上那么多的好心人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爱心 让这个家庭获得了希望 这种爱让社会充满了温暖

现场:连线记者 朱晓丹:大火无情,人间有爱,如果不是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来帮忙,这个家庭也许撑不到现在。同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4岁女孩徐湘,也是在众人的救助下,获得了新生。

14岁,本该在是肆意挥洒青春,在校园内安稳学习的年龄,可是家住南夏墅河东村的徐湘却遭受着不该承受的病痛与心灵的折磨,2015年清明节前夕,她失去了父亲,随后母亲因精神失常住院,而在11月,她又因先天性心脏病离开了校园。11.17

同期声:徐湘:就是喘 咳嗽          

记者:难受吗    

徐湘:(点头)

记者:你想把病赶紧治好吗          

徐湘:想

记者:你最想干什么 病治好以后     

徐湘:上学。

同期声:《救助徐湘系列报道》记者 刘晓科:我第一次去采访徐湘的时候 她基本上是不说话的 她姨夫跟我说 她生这个病要花很多钱 她觉得自己没有希望 所以心理负担是非常重的 当时我就想要把这个报道做好  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她 可能这么多爱心涌来的时候 她的一些变化就会产生

报道播出后,仅仅两个星期,给徐湘治病的社会捐款已经达到了30多万,除了爱心捐款,还有两名心理咨询师来探望徐湘,因为经过一连串的打击,随后又有大批爱心袭来,此时徐湘很需要心理疏导。 11.23 24 30  12.7

同期声:徐湘:有很多人帮助我 很感谢他们 

同期声:《救助徐湘系列报道》记者 刘晓科:这么多次的接触 我们也发现徐湘最大的变化是笑容越来越多了 越来越开朗了 包括我生日的时候 还主动给我打电话 祝我生日快乐 也让我非常感动 到她出院的时候 我自己也去买了件衣服 让她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出院 到现在为止她的病情也非常稳定 包括她的家人也跟我们说以后他们也要做志愿者 来回报这个社会

现场:连线记者 朱晓丹:很多时候,面对需要帮扶救助的弱者时,连线记者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参与者。只有用心与当事人交流,才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们的烦与忧,苦与痛,写出来的报道才是有血有肉的,而只有让自己感动的报道才能触动到受众的内心深处,让他们愿意伸出手来帮一把当事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谢谢在2015年奉献爱心的你们,2016年,连线帮扶,你我仍在。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