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丁敏:剪出美丽人生

时间:2016-02-05 20:06:04  来源:武进新闻  作者:阳湖网

众所周知,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镂空艺术,用来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浓厚的底蕴。尤其是到了年底,更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这不,在牛塘青云公园的文体室里,一节生动而又活跃的剪纸教学课正在进行着。

现场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放刀的时候可以这样平放 但是我们剪的时候 剪刀要这样竖起来 这样就方便了 这样下去一刀 小朋友 你这个手指也不对 你不能这样子抓 一定要这样
剪纸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剪刀与纸的完美邂逅,创造出一幅幅生动形象又妙不可言的画作,临近年底,为了增添年味,牛塘镇综合文化站免费举办了剪纸教学课程,引来了不少剪纸爱好者。
同期声:学员:放寒假 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 再说剪纸是我们中国的传统 让现在的小孩多了解一些 学习一下 挺好的
小学员:因为剪纸是中国的传统 我们应该维持下去 只有你熟练之后 就觉得什么都不难 就很有自豪感 到时候把房间里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这剪纸啊,看起来容易,剪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讲究掏、折、破、游等技巧,手臂还不能找到支撑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摆好姿势尤为重要。
同期声:学员:听老师讲讲这剪纸学习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不是说光用纸光用剪刀就能剪出来的 首先一个剪刀 今天听老师讲了 这个剪刀 有剪刀尖 剪刀头 剪刀中  还有这个剪刀根 光这个剪刀 听老师讲讲就学习的蛮多的了
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一幅幅仙鹤送桃就从学员们手中应运而生了,看着还都有模有样,大伙对自己的作品也很满意,不过在行家眼里,找到问题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是轻轻的 用力要匀称 不能一段一段的 就会有一个一个的毛口出来 如果你是轻轻的转过去 很柔韧的剪 做出来的就是很光滑的 剪刀头是顶在食指上面走的 你不在食指上面走的一看就错
果然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丁敏呢,原名叫丁金秀,是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的作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2009年时,还被日本东京画院聘为外籍院士,可以说,剪纸是丁敏相伴一生的缘分,而这份情缘,还要从她很小的时候说起。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我妈是衢州人 那个地方的人都会剪纸的 那个时候我大概十一岁 我记得第一次是给我弟弟做拖鞋 上面的花没有花样  就自己设计 我开始学的时候是没有稿子的 刚开始的时候很简单 就是五个花瓣的小花
或许是小时候跟着母亲耳濡目染,丁敏在剪纸上有着极高的创作天赋,从这朵最为简单的五瓣小花拖鞋纹样开始,她就爱上了手中的红纸与剪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一组丁敏剪纸刻画的作品展示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我们剪纸的第一条规定就是线线相连 你把它每一条线连起来就可以了 其次你要突出它的主题 每一幅画都有它一个最精神的东西 有它最想宣传的东西 你把它保留下来 把神韵做出来 你只要抓住这个魂 你就做的出来了
现在,不管是报纸上的素材、水墨画、白描还是人物肖像,丁敏都会搜集起来,在原有基础上微调加工成剪纸作品,除此之外,她也更加注重自我创作,加上老伴白清渊在书法上颇有造诣,艺术上的互通和理解给了丁敏莫大的支持。而在普通剪纸的基础上,她还创造了款式新颖的填色剪纸。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这个花篮本来我是做的单色调的 我后来想想 还是要颜色多种多样 色彩丰富 那我就做一个填颜色的 叫填色剪纸 其实我这个纸都是废物拿来用的 包装上面的纸  你看油光闪闪的吧 就是包装纸
名声渐起,湖塘镇文化站也专门为丁敏举办了剪纸展览。她也曾两次参加中国书画艺术代表团赴日本参加艺术交流和展览,去年呢,常州市博物馆与敦煌有约艺术展邀常州非遗传人用不同形式再现敦煌艺术的壮观,丁敏也在受邀之列。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当时拿到的就是敦煌的藻井 当时给我三个图案两个藻井一个簪花 我就挑了其中一个 我又不会用微信什么的 他们会的人就打到他们电脑上面 传到微信里面 可以用电脑把它重新放大 放大了再拓印下来 直接可以 我拿来就这么一点点 还要再放大 放大了我再开始描稿子
十一井深的敦煌藻井,丁敏需要一层一层的放大描稿,再加入剪纸语言,到最后成稿已经是第三遍,然后再以一折四,开始剪裁。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不是我们做剪纸的东西 我们要把它做成剪纸  比如说当时这个里面色彩很多 他这个一条一条的都是用颜色来配的 那我们剪纸没有办法 我们就是单色调的 怎么办 我就改成用圆点
敦煌藻井的展出获得了一致好评,随后,丁敏又接到常州市文化馆的通知,去西藏民族中学教学。为了这次教学,丁敏也是煞费苦心。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他们是三十周年校庆 我一想啊 因为他是民族中学 不是我们汉人的学校 我应该要带一点他们西藏的东西去 那么有关这方面的剪纸 我就要找材料 然后我正好在文化馆上课 我就叫文化馆的人去网上搜集有关西藏的东西 一个是格桑花 一个是牦牛 还有一个藏羚羊 这三样东西
从一张普通的网络图片到维妙维肖的剪纸作品,考验的不仅仅是手上功夫,更是对美术功底和创作理念的综合考量,当中花费的心思难以想象,不过丁敏却乐在其中,她说,她喜欢做民族的东西,因为这些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同期声:常州市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丁敏:到老年大学去进修 学国画 素描 人物 我都去学过 最喜欢做的是小孩子 人物 有神态的 民族的东西 是有生命力的 平时要留意 做有心人就可以了  一年一年总归有新东西的  到明年还会有
做个有心人,不仅是对于剪纸,就算是对各行各业的人来说,都是一句金玉良言,丁敏用自己的双手剪出的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岁月的情怀,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传承,能够把它发扬光大。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