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天天临近,金猴在即,在羊年的尾巴稍上,猴生肖相关的商品开始占据市场,让我们一起去沾沾猴年的喜气。
临近年底,猴生肖商品已经占据了很大一片市场,有俏皮可爱的,也有憨厚大气的,无论是毛绒娃娃,还是装贴画,猴子们显然是这个冬天的主角。
市民:图个吉祥嘛
记者:还是考虑到今年猴年 是吧?
市民:对
记者:那猴年有什么心愿
市民:想抱个孙子
市民:孙子已经有了
市民:抱个孙女
市民:想抱个孙女倒是真的
除了普通市民,也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前来购买猴饰品,大部分都是准备在年会上用的,为的是图个热闹,增强同事之间的情谊,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市民:金猴抱春嘛 我们年会到时候会唱歌嘛 然后大家都发个小礼品嘛
市民:给厂里买娃娃 以猴子为主 年底发奖品嘛。
传统商品乏人问津
临近猴年,真是沾猴即金,难怪不少商品都打上了猴元素。不过记者在市场上也发现,除了带猴的物品,其他新年装饰品的销售并不理想,如福字、对联等等,乏人问津。
市民:(春节习俗)贴门神 挂灯笼啊 现在不贴了,新房子也不太好弄 不是农村。
市民:我们不太喜欢贴那些东西
记者:原来小时候贴的吧
市民:对 公房谁贴啊
记者:你还知道我们春节有什么习俗文化吗
小朋友:贴…………(说不出来)
市民:现在过年年味都不会太重了 就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东西慢慢都抛弃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方面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习俗,那么你知道春节的习俗都有哪些?下面连线记者就来给你归纳归纳。
和你叨叨民俗那些事儿
一、贴门神、对联、窗花
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专门管鬼,有他们守门大小恶鬼就不敢进门为害,所以最早的门神以他们以主,唐代也有人画秦琼、尉迟敬德或者关公、张飞为门神,为的就是镇宅。贴对联、窗花则是为了喜庆,对联一般表示着来年的愿望,而各式各样的窗花则展现了中华民族巧手的一面,很多人喜欢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来到。这些都代表着普通人家最美好的愿望。
二、拜年送名片
走亲访友是过年的主旋律,古人拜年时会随身携带名片,那时称为“飞贴”,从宋朝开始,过年时,各家门前就会贴一红纸袋,上面写“纳福”,用来放“飞贴”,现在的贺年卡,就是从飞贴转变而来的。
三、送穷
传说穷神穿破衣服,吃稀饭,在正月最后一天死去,人们在这天熬粥、扔破衣服、结柳为车、缚草为船,在巷口焚烧,祝送穷神,永不回来。送穷习俗从汉朝开始,发展到现代,送穷日因地方而异,一般为正月初五。
四、饰梅花妆
古代以正月初七为“人日”,女性多在脸上点画装饰,历史上最有名的梅花妆有两人: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和唐朝女官上官婉儿。
五、走百病上城头
走百病,是指在春节饱餐之后,登高望远,能帮助消化、去病免疫,所以也叫踏太平。明朝时朱元璋下令筑城墙,只在正月十六允许老百姓登临游玩一次,于是这种习俗就保留了下来,现在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春节旅游却逐渐盛行。
春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除尘、守岁、赏灯等等,每种习俗都有着一段民俗故事,代表着老百姓的美好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