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然而,在前黄寨桥的高梅村,有一个小天使却从一出生就折断了翅膀,他的名字,叫轩轩。
这个孩子就是轩轩,18个月大,长得乖巧可爱,是蒋闪闪一家人的掌上明珠,然而,自从孩子出生起,母亲蒋闪闪也知道,轩轩与其他孩子,是不同的。
轩轩的母亲 蒋闪闪:刚出生的时候,检查没有通过,医生说可能里面有耳屎或者羊水,好多小孩都通不过的,后来再检查,他一直通不过,医生就说你们要当点心了,三个月不能确诊,要六个月才能确诊,六个月又去了上海才确诊,是极重度的感应神经性耳聋
轩轩没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当别的孩子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轩轩却始终沉默,一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四处打听之后,还是决定,筹钱给孩子动手术。
轩轩的母亲 蒋闪闪:八个月的时候就给他做手术,人家都说你们家小孩这么小就要做手术啊,我说那也是为他好,只能吃苦头
八个月大的孩子,就要经历手术的痛苦,这让作为母亲的蒋闪闪心碎,但术后,轩轩逐渐恢复的听力,却也叫一家人欣喜。
轩轩的母亲 蒋闪闪:那时就知道爷爷奶奶了,比如说叫他把什么东西给爷爷奶奶,就证明他听的懂啦
轩轩的母亲 蒋闪闪:奶奶 轩轩:奶奶
轩轩的母亲 蒋闪闪:真棒
为了维持孩子后续的治疗与学习的费用,一家人不得不带着孩子,日日在承包的鱼塘上忙碌,可是,命运并没有就此善待轩轩,幸福的日子仅仅维持了几个月,不测风云再次降临。
轩轩的奶奶 蒋春梅:摔了一跤,正好碰到耳朵,也是为了多干点活,也不可能一直看着他,一干活没用心,他倒又摔了
轩轩的母亲 蒋闪闪:他原来是24个通道都通的,他声音就跟我们正常人听的差不多,调几次机,但是摔了之后,所有的通道都不通了,半个月只通了两个通道,前两天我打电话问医院,说要是带了外机,再听不到,就要做二次手术了
经过几次反复检查,轩轩始终没能恢复听力,这意味着,孩子要再次动手术,高昂的手术费用,压得蒋闪闪一家喘不上气,另一方面,一期手术的费用迟迟得不到报销,就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这一家人。
轩轩的奶奶 蒋春梅:我们又不懂。
记者:当时转院的时候你们也不知道不能报销。
轩轩的奶奶 蒋春梅:现在他们说这是私立医院,认为我们是有钱去做私立医院的,我们不是这种想法啊,只有这两个医院在做这个手术啊。
原来,在前期孩子转院时,蒋春梅一家并不了解南京同仁医院不在本地医保报销范围内,而治疗花费的21万元,有大半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如今,外债未清,却又不得不面临新一轮的手术费用,这令蒋春梅一家陷入了绝境。
轩轩的奶奶 蒋春梅:做了21万8千块,一分钱都没有报到,全都自己掏腰包,借的借,自己家里的几万块,我们都是干活的人啊。
记者:下一次的手术费用现在有着落吗?
轩轩的奶奶 蒋春梅:就是没有着落啊,总归要给他做手术的……我也一定要给他看,不管怎么样,现在都是为了孩子,人家叫我们再生一个,但我无论如何不想再要二胎,我总归把他当正常孩子一样带到大,也不管人家歧视。
为此,记者也走访了武进区人社局和卫计局,得到的答复依然是,从政策层面,无法为轩轩的医疗费进行报销。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蒋闪闪一家是痛苦的,而手术费没有着落,就意味着孩子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也许会落下一辈子的残疾。电视机前的您,如果愿意帮助这个可怜的小天使,请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帮助轩轩,来听见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