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十二五” 精彩看武进
观众朋友大家好,新的一年刚刚开启,全区上下翘首以盼的两会隆重召开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两会,把握两会精神,本台专门在《生活连线》子栏目《生活超视》中推出两会专题报道,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与大家分享武进改革发展最强音。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武进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两加战略,深化四大战役,新武进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项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字幕)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0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4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分别达44650元和23620元,增长7.8%和9%。荣膺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三。
2015年,我区加快转型升级,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产业培育初显成效。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花木销售达200亿元,夏溪花木市场成为央视中国经济观测点。工业经济量质并举,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25亿元,增长5.1%。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先进碳材料、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全球首个石墨烯指数在我区发布。服务业提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亿元,增长12%。电子商务交易额705亿元,增长38.2%。旅游接待人数15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亿元,均增长1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3%。企业总量继续壮大。开放型经济保持平稳。
记者 夏丹: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武进牢牢把握发展主线,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体现了武进应有的作为。为“十二五”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五年,是聚精会神谋发展、各项事业呈现新亮点的五年。全区发扬“实干领先、大气和谐“的新时期武进精神,创新实干,稳扎稳打,亮点纷呈,武进形象得到全面展示。2011年,全国首个部省共建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顺利落户。2012年,武进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精彩绽放。2014年,武进国家高新区列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我区成为省内唯一纳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原武进区和原戚墅堰区实现融合,逐步形成新武进的发展格局。
政协委员 区文广新局局长 范正洪:在过去的五年中,我们武进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都进行了改造,这一系列设施的建成,为我们文化的活动提供了很有力的保障,第二文化活动非常丰富多彩,第三我们在文化市场管理,文物保护方面,我们也是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序开展,所以整个文化市场文物保护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人大代表 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党总支书记 陈卫华:这次我们并到经开区之后,感觉到对于我们东大门的建设,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很多老百姓希望,将来对于民生事业方面会发展得更好。
这五年,是全力以赴促转型、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的五年。武进集中精力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推动转型,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市辖区前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7、1.6和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次产业比例达2.5:56:41.5;省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0家,累计达17家;新增百亿企业6家,累计达8家;千亿企业实现突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累计达18家。
人大代表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学真:腾龙上市也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同时也是自我反省和成长的一条道路,上市结束后,在国内国外同时都在兼并重组行业,当然我们会做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排头兵。(腾龙)前五年每年有30%的增长,我相信后面每年会有50%的增长,因为是资本市场的力量注入了腾龙。 政协委员 常州市汇丰船舶附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职工的收入,以及幸福指数,这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推动工业3.0,是我们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围绕工业3.0,我们的政府以及经开区,以及我们的企业要善于调研学习,我区今后肯定能跟上国家转型升级调整的步伐。 这五年,是一以贯之抓改革、内生活力得到新释放的五年。武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努力释放制度红利,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实现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三连冠“。大力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122项,平均审批时限大幅缩短。顺利完成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加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商业银行市级分行实现突破,风创投规模扩大6倍。产城融合改革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区跻身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出台全国首个县级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监测体系。
人大代表 湖塘镇东华社区党总支书记 杨国伟:我们在十二五之初的集体经济收入730万元,到十二五期末发展到了1280万元,增长了75%,平均每年增幅15%以上,第二以前我们的集体资产不满1个亿,发展大十二五期末发展到3个亿。
这五年,是坚定不移强统筹、城乡面貌展现新变化的五年。全区完善功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城乡面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的现代城乡新格局初步形成。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2亿元,每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3.1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完成26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提升任务,牛塘镇纳入中心城区管理范围,“三路一街”功能布局基本成型。清水工程、蓝天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全面实施,创成国家生态区、全国“十二五”首批生态宜居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国家级生态镇全覆盖,所有村庄达到环境整洁型标准。
政协委员 横山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 韩宇:全区乡镇都已经建成了标准的镇级文化活动中心,第二就是文化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把武进的文化事业提高了很高的高度,第三文化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各个乡镇文化专业人才在不断涌现。 这五年,是千方百计惠民生、广大群众享受新生活的五年。武进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全力落实惠民举措,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民生保障累计投入230亿元,每年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武进人民医院南院等一批重点公共设施建成投用。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1.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8%。平安武进、法治武进、文明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政协委员 武进区旅游局局长杨建伟 十二五成就了武进旅游 十二五我们把一古一今一生态武进旅游的布局完成了 我们把武进旅游的贡献份额在国民经济GDP的比重逐步彰显 我们的景区越来越成熟 。
人大代表 戴锁方:2015年 过去的一年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特别是经济形势下滑 在总结中总结的很全面 也做了很多民生工程 做了很多事情。
政协委员 武进区五洋纺机公司董事长王敏其: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上 能够完成1830亿 增长8% 而且是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第三 来之不易。
记者 夏丹:“十二五”的五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片段,却注定会被历史深刻铭记。这是一抹绚丽的亮色,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区上下砥砺前行,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十三五”时期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武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的奋斗成果丰硕,五年的成绩实属不易,五年的经验更需总结。我们为见证武进“十二五”的精彩而欣慰,更为我们置身于武进乘风破浪前行的航程中而骄傲。明天的两会专题我们将了解到武进“十三五”的宏伟蓝图以及2016年的举措与目标,欢迎到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