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连线


文物点靠谁保护?

时间:2015-12-29 18:36:28  来源:武进生活连线  作者:阳湖网

保护历史文物,也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文保单位只保护文物的主体,周边环境维护却不在职责范围内,这样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文物虽好,无奈身处荒园啊。

这是位于湖塘中凉社区的陈洽墓,属于省级文保单位。与常州绿地昆特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绿地外滩壹号小区相邻,竣工几年来,这里无人管理,园内长满杂草,在附近居民看来,这里已经是一片荒园。

市民:弄的这么漂亮,没人打理,就全部荒废了呀,很可惜!

市民:这是文物保护单位,烈士墓,应该弄的明亮透彻,这样脏乱实在不行。

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记者电话咨询了多家单位,从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到中凉社区,再到绿地昆特置业,最终仍没能确定陈洽墓所在的洽园由谁维护,时隔大半个月之后,后期维护工作才确定了下来。

湖塘镇中凉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蒋克:他们(政府)把方案定好了,到时候和我们衔接一下,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镇上等相关的款项都到位了,到时候再跟我们协商这个事情,及时把这个事情处理好。

据了解,陈洽墓周边维护方案暂定如下:由区文化部门每年出资3万元,交社区委托外滩壹号的物业全面管理。

连线记者 施劼婧:经过大半个月衔接,陈洽墓周边环境到底由谁来维护,已经基本确定下来,有了一个既定的方案,相信不久之后,这里的维护呢,就肯定能够落实到位了。

陈洽墓的管理维护已经告一段落,但相信很多人还有疑问:文物保护点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主体明确了由文保单位管理,遭到破坏后,也能直接向文保单位举报。可周边的环境维护到底该由哪个单位负责呢?如果其它文物点也遭遇了陈洽墓一样的尴尬,是不是也找不到愿意管理维护的人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区文广新局文物保护科科长 黄建峰:我们文物保护法有明文规定,文物点的管理是属地管理,就是以最低一级乡镇开始算,属地管理,当地镇政府,我们承担的角色就是对乡镇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属地管理周边也是属地管理,它是第一责任人。当地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陈洽墓可能有些历史遗留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当地政府是推卸不了责任的。

简而言之,从职能的划分来看,陈洽墓的周边管理维护,属于当地政府,也就是湖塘镇的责任。而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文保点2处,省级10处,市级61处,区级300处。这些文物保护点的管理维护也该遵循这条准则。另外,加强部门协作,呼吁市民参与,也是极为重要的。

李公朴故居位于我区湖塘镇东村129号,坐北朝南,由前院、门楼、前天井、花厅、后天井、二层起居楼组成,占地面积344平方米,目前正在进行二期修缮。而日常维护工作则由区文广新局代为管理。

连线记者 施劼婧:我现在是在李公仆故居,这里的二期修缮马上接近尾声,我们在现场发现,不光是故居里面,故居外围的环境和卫生都做得比较到位,可是这偌大的几百平米,光靠一个工作人员,要做成这样,显然是不现实的。

李公朴故居管理员 胡金:现在故居由我在现场负责管理,一般我都会做一些内部的清洁和卫生,像外围的一些,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社区会安排工作人员过来跟我配合 周边的居民每天在这边经过,他们很关心故居的日常维护,每天会进来看看。

胡金是李公朴故居的主要管理人员,二期修缮结束后,面积将达1000平方米,如果没有周边村民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很难维护到位。而在大部分村民看来,李公朴故居早已成了村内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李公朴故居管理员 胡金:文物保护点不光是个人的事情,也不是说,哪个机构部门独立的事情,因为这个都是要靠大家才能维护好的,如果说你推我,我推你的话,大家都不来做这个事情,那这个工作就做不下了。

王诤故居坐北朝南,前后3进清式农舍院落建筑,十分别致,由于长期失修,在2007年底,文保单位开始对故居进行原地翻修,同时在西侧新建了“王诤纪念馆”——清园,2008年9月全面竣工,翻修后的故居建筑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和特色。目前的维护工作全部托管给了天井村委。

连线记者 施劼婧:这里是王诤故居,这边是文物保护的主体,另外一边修葺了一个清园作为一个成列馆,而这种模式与我们上个月报道的陈洽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陈洽墓也是,一边是主体,另外一边修葺了一个洽园,这里的清园与洽园相比,不管是卫生也好,绿化也好,都做得十分到位。而之所以做得这么好,与村委的努力,和村民的自发性是分不开的。    

洛阳镇天井村村民:这是王诤的故居,会有人来看,总要扫扫干净的。

洛阳镇天井村村民2:环境好要靠大家,说句实话,环境好,你破坏,你弄坏不好,共产党(政府)花了几百万来修葺,还不知足,这样不好。

洛阳镇天井村党总支书记 高阳:我们村子里面专门有人负责,委派一到两个人,还有人对王诤故居做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发现问题以后,会派一些专业人士,包括成列馆中的灯啊 图片啊各方面有损坏的 需要维修的 就派专业人士来维修。周边的环境由我们老百姓自发的参与进来

因为故居坐落在天井村内,每位村民都把故居当成自家一样,随手清扫落叶,修剪绿化,修补公共区域……无需特意关照,也不用强制要求。

同期声:洛阳镇天井村村民:实事求是说,环境好了,也是对自己心里的一种舒畅

洛阳镇天井村党总支书记 高阳:我们每年的资金,正常情况下,就是4万左右到5万,我们镇里面也有一部分资金给我们,我们村里面是每年安排资金下去,由专门的人负责,然后发现重大的,有需要修缮的,包括屋面啊,包括窗户,这个重大资金就是我们村里面自己来负责。…人家说到天井村,就说到王诤故居,这是我们的荣誉,我们的荣誉要靠我们自己来维护。

这话说的多好,最可贵的是,不光话说得好,行动也做的到位。试想下,所有的村民都能自觉保护村内文物点,怎么还会出现人力不够、资金不够,小园变成荒园的尴尬呢?

生活连线

更多>>

生活连线20240930

生活连线20240929

生活连线20240928

生活连线20240927

生活连线20240926

生活连线20240925

生活连线20240924

生活连线20240923

生活连线20240922

生活连线20240921

生活连线20240920

生活连线20240919

视频推荐

更多>>

常州经开区召开工作思路研讨会 明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武进法治影院2025年度项目发布

“政企”通力 武进“公转水”运输

信承瑞:跨界医疗进军科技“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