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0点,阿里巴巴双11大促正式结束。按照实时数据显示,在双11当天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总交易额达到912亿元,232个国家参与进来,物流订单量4.67亿。最败家省市前五名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有网友戏称昨天除了没有鞭炮爆竹声,其热闹程度和过年已经没什么两样了,那么昨天有多少常州的亲也疯狂了一把呢?来看报道。
今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开场1分钟12秒之后,交易额冲到了10亿元;开场12分钟28秒之后,交易额冲到了100亿元,随后,在11月11日中午11点50分,天猫的交易额突破了571亿,打破了2014年双11的全天交易额纪录,最终报收912亿。商家的兴奋、消费者的激情成就了这一被外媒称作“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购物节”。
市民:买了些日用品,很便宜啊
市民:我买了大概三千块钱,就是有剁手的感觉
市民:朋友圈都在刷屏,很多人都买了好几万,就是很疯狂
市民:买了,买了个电子秤,有人在12点抢啊,我觉得很累
而作为电商,这一场购物饕餮盛宴让他们疲惫不堪的同时,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今天记者来到常州知名的电商企业安科电子商务,经过昨天一天的忙碌,有部分疲惫不堪的员工还在休息未上班,但是单日2200万的销售额已经让他们提前完成了本月的任务。
安科电子商务营销总监 高懂:我们昨天的销售额是2205万,是平日里的200多倍,物流件有20多万件。
除了天价销售额外,双十一还产生了4.67亿的物流订单,无线交易额达626亿。狂欢之下,也让人们从一个侧面思考“双11”背后,中国内需潜力、创业创新和“互联网+”所蕴含的真实力量。
常州大学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潘伟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出口和投资都不行,只有消费,从昨天看出,我们的消费能力是有的,通过互联网这个电商,可以拉动消费。
喧嚣背后需要冷静思考
自2009年双十一被造势成为网络购物节后,每年此时,似乎都成了消费者和商家的狂欢夜。消费者提前几天就收藏满各种购物车,而商家们,则彻夜备战,上货发货。只待凌晨一过,各种抢单,抢到的欢喜而归。没有抢到的,继续作战。那么,这种喧嚣之下,是否名副其实呢?
有媒体发现,在他们"双十一"跟踪的125款商品中,价格维持不变的有53款商品,占比为42.4%。68款商品价格有不同程度下调,占比54.4%,另有3款产品价格不降反升,占比2.4%。双十一到底有多少折扣也让人心存质疑。
市民:没觉得便宜多少
市民:我会放在购物车的,然后后来去一看,结果也没便宜。
双十一节日是狂欢的。可是,狂欢过后,必定又会是一地鸡毛。按照以往的经验,抱怨最多的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物流问题,随着销售额的不断爆棚,物流的集中配送爆发,也考验着全国的物流体系。
市民1:我买了一个衣服要38天,我都想退掉了
与此同时,质量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冷静下来后担心的问题。每年中国消费者协会都会呼吁广大电商,促销莫忘消费者权益,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按需购买商品,切忌冲动购物。2014年双十一期间,电商售后投诉的比例比以往暴增120%,其中七成是质量问题。
市民2:我也担心质量的,卖的这么便宜。
从电商的角度来看,因为双十一的吸血效应,会导致11月11号前后有一个月左右的销售低谷,再加上双十一当天的让利折扣,因此,巨大的销量并不一定代表着巨额的利润。
安科电子商务营销总监 高懂:前面几天大概每天的销售只有三到四万,而且双十一前后十天左右要像这样冷淡一点吗。
还有不少电商通过低价促销的手段,来完成天价销量,有时甚至是赔本赚吆喝,这样的不良情况也是比比皆是。
安科电子商务营销总监 高懂:其实有很多大牌,他为了冲销量,为了自己的排名。都是亏本卖的,像优衣库,红豆,他们有巨大的库存压力,为了清库存也是不择手段。
经济学人士认为,如今双十一已经丧失了互联网商务的启蒙意义,沦为了一场商业秀,各平台应该在诚信经营以及客户需求上多花功夫,才会更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常州大学商学院实验中心主任 潘伟强:不能光靠低价来吸引人,赔本赚吆喝这样的模式是不良的,要从客户体验,自身的产品上多花功夫,这样的模式才是持久的,才能持续性发展
马云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将双十一这个购物狂欢节办一百回。但是一个健康而持续的节日狂欢,不是冰冷的交易数字,而是数字背后消费者和商家的双赢,是消费者体验的不断提升,商家参与热情的不断提高。否则,仅仅是堆砌起来的数字,不会长久。
线上很疯狂,线下的实体店呢,也想分杯羹,这不,昨天一天,各种促使是层出不穷,咱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线上很“疯狂” 线下促销忙
超市 卖场等热销 空
别怪消费者太疯狂,实在是双11的促销力度太大,不少人已经放弃了理智。今天一大早,记者走访了我区几大家电卖场了解到,昨天的销售额直追线上。
某家电卖场店长 徐俊峰:销量上来讲的话,比去年同期的双11期间大幅度增长,像我们门店 也增长在200%以上 双11以前是以线上销售为主 今年又产生了不同的情况 线上和线下同样增长 在线上增长的整个量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三四百。
由于卖场大摇“线上线下一个价”的旗帜,很多消费者为了躲避双11快递高峰,到门店选购,并选择自提方式。
某家电卖场店长 徐俊峰:我们也会安排更多的送货工人及时把货送到顾客家中。今年门店自提的方式 在我门店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三四十。
别以为双11狂欢之下,只有快递员才忙碌,其实很多超市的工作人员也闲不下来,因为昨天线上的疯狂也带动了超市促销,导致不少商品脱销,工作人员正忙着补货呢。
某连锁超市常州新闻发言人 朱经理:(大意:销售额在五十万左右,比平时多十五万,可能线下更能看到实物。同时我们也在转变销售观念,更好的服务,提高质量)
双11的网络热销,慢慢转变到线下,我看也算是好事,起码消费者得了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