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近在眼前,去年仅阿里巴巴双11的交易额就达到571亿,今年很多电商更是开启了双11预售模式,“剁手族”们是不是已经在摩拳擦掌,不过每年双11期间的网络购物投诉也是最多的,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时期买到既便宜又好的东西,而不至于掉入陷阱呢?区消协综合往年的网购投诉,来给大伙支招。
最近,电商平台上“双11”的预售信息十分醒目,广告战提前打起,某东与某宁更是口水战不断,不过观众们等待的还是“双11”当天,究竟又要规避哪些陷阱?
区消协秘书长 沈文丽:有些商家可能打出来的价格实际上也没有他所宣传得那么低。
虽然“双11”打的就是价格战,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什么优惠都是假的,只有价格低才是王道,不过当天您可真要睁大眼睛,细心比较,真的低才是真的好。
区消协秘书长 沈文丽:不法商家会利用集中促销的双11这个时间段来推销他一些质量差的 有的甚至是二手的一些商品 这样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损失。
对于一些价格超低的商品,消费者尤其是当心,千万别冲动,一定要向商家问清品质,如果商家用词含糊,宁可错过,不可“剁手”。
区消协秘书长 沈文丽:有些商家会利用红包来进行促销 有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红包的链接盗取你个人的信息 这样就导致你自己财产的一个损失。
对于商家发来的链接一定要仔细查看,不要随意点击,避免损失。此外,还有一些预售定金,如果消费者事先付了定金,最后不要货了,卖家是有权罚没定金的,因此如果并不是自己下定决心购买的商品,在预付定金时,一定要三思。同时,消协也提醒,在网购时,一定要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能有效维权。
区消协秘书长 沈文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也规定了网络购物的七天无理由退货 以及电商平台的一些相关的责任。今年10月1日由工商总局也出台了网络服务和商品集中促销活动的一个暂行规定 也规定了在集中促销活动过程中 第三方平台以及经营者 他们各自所应该承担的相关的责任。
新《消法》将网购赔偿额提高到三倍,最低标准也明确为500元。这意味着,即使是几块钱、几十块钱的小商品,只要商家有欺诈行为,至少要赔500元。消费者一旦遭遇到商家故意的欺诈消费陷阱,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虽说针对网购的法律越来越健全,不过能不能在双11把持住,还得靠自己。段敏我呢坚持一个理念,买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坚决不买。 |